[实用新型]粉末冶金压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35206.3 | 申请日: | 2017-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华;丁霞;彭景光;金文杰;吴增强;姜晓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19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冶金 压制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包括阴模,所述阴模的上方为上模,所述上模包括内上模和外上模,所述内上模位于所述外上模内,所述内上模与外上模之间形成透空段,所述阴模的下方为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内下模和外下模,所述阴模内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为压坯,所述外上模上开有横向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透空段和外界。本实用新型在外上模外侧增加排气孔的设计,解决了粉末在上冲透空段的粉末堆积现象,保证了产品的形位公差,降低了校模次数,延长了模具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技术将材料科学和金属成形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成为量大面广的高效、节材、节能的少、无切削新型加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家电产品、办公机械等主机产品中。
参见附图1,在零件压制过程中,粉末需承受每平方厘米5到6吨的压力,在逐渐加压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粉末会通过模冲间的配合间隙进入到模冲的透空段中,每次压制行程逃到透空段的粉末是比较微量的,一般不会超过单个零件用量的0.5%,但经过上千次压制循环后就会积累较多的粉末,进入下模冲透空段的粉末由于重力会进一步落到模冲法兰附近,不会对压制产生影响,但进入上模冲透空段的粉末会堆积在外上模冲内侧及内上模冲外侧的透空段中,在压制过程中会不均匀地进入模冲配合间隙中,严重影响模具的装配精度,间接影响产品的形位公差,需重新对上模进行装配,否则零件的形位公差会超差,模具表面会产生卡粉引起的拉伤,而且粉末冶金一般用于大批量生产,单次生产50000件也是普遍的,反复的重新安装上模严重的影响了生产效率,加大了压制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有效排空透空段堆积的粉末。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包括阴模,其特征是,所述阴模的上方为上模,所述上模包括内上模和外上模,所述内上模位于所述外上模内,所述内上模与外上模之间形成透空段,所述阴模的下方为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内下模和外下模,所述阴模内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为压坯,所述外上模上开有横向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透空段和外界。
进一步,所述孔通在所述外上模的外圆周上均布。
进一步,所述下模的数量大于2个。
进一步,所述压坯为真空泵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外上模外侧增加排气孔的设计,解决了粉末在上冲透空段的粉末堆积现象,保证了产品的形位公差,降低了校模次数,延长了模具的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制模粉末堆积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压制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移粉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排气孔排粉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号分别为:
1. 内上模; 2. 外上模;
3. 阴模; 4. 成型压坯;
5. 内下模; 6. 外下模;
7. 透空段; 8. 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5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交互一体机技术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鲜花饼拌料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