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4428.3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7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尹;翁巾婷;钟翌菁;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8 | 代理人: | 鲁异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块 以及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组件以及其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显示设备中,对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的背光模块构造,其主要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外侧设置光源,并在导光板的出光面外侧设置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利用导光板对光全反射的性能以及出光面的微结构等,使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后能够均匀分散,再藉由光学膜片使自导光板出光面发出的光进一步漫射分散与增亮,用以对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均匀的背光源。
前述的导光板构造中,一般已知的导光板采用矩形平板,因其厚度为均一,且导光板的厚度薄,使得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中,会有部分的光无法从导光板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而会产生漏光现象,不仅耗损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能外,同时也会影响导光板传递光线的均匀度。
为了克服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光源之间的漏光问题,目前已知的导光板即在其导光板本体邻接入光侧面的区域设置倾斜式导光体,藉由该倾斜式导光体与导光板本体相结合而形成较大面积的入光面,藉此扩大导光板的入光面面积的技术手段来改善漏光现象。
前述入光侧具有倾斜式导光体的导光板的改良构造,确能达到改善漏光现象,提高光源利用率的目的及功效。但是,已知的背光模块中,设置于导光板入光面外侧的光源主要在电路基板上分布设置多颗低耗电的发光二极管组件(LED),当该多颗发光二极管组件同时对导光板的入光面投射光线时,由于发光二极管组件属点光源,且具有倾斜状导光体的导光板难以使入射的光线有效往后传递,易在导光板邻近光源的区域产生亮区(hotspot)的问题,同时也传递光线的均匀度不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设备,解决已知入光侧具有倾斜式导光体的导光板难以使光于导光板中往后有效传递,以及导光板邻近光源的区域易产生亮区(hot spot)等问题。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导光板,包括:
导光板本体,其包括出光面以及位于该出光面一侧的入光侧面;
入光导引部,位于该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该入光导引部包括入光侧面以及斜面,该入光导引部的入光侧面结合该导光板本体的入光侧面而共同形成入光面,该斜面自该入光导引部的顶部向下延伸至该出光面,所述斜面具有顶边与底边;以及
多个导光结构,形成于该入光导引部的斜面上,所述导光结构自该斜面的顶边朝该底边方向形成尺寸递减地延伸;
其中,该导光板本体还包括多个微结构以及空白区域,该多个微结构位于该出光面上,且以实质垂直于该入光面的方向延伸,该空白区域则位于该入光导引部与该多个微结构之间。
如上所述导光板中,所述导光结构是凸出于该斜面的凸体,凸体高度逐渐变小而形成尺寸递减地延伸,或是自该斜面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深度逐渐变小而形成尺寸递减地延伸。
如上所述导光板中,所述导光结构自该入光导引部的斜面的顶边延伸至该底边。
如上所述导光板中,该多个导光结构相邻接续并列地形成于该入光导引部的斜面上。
如上所述导光板中,所述导光结构形成具有双斜面的尖角状,该双斜面之间形成脊线。
如上所述导光板中,每一个所述导光结构的该双斜面相对于该脊线形成夹角对称或不对称。
如上所述导光板中,该入光导引部还包括平面,该平面高于该出光面且连接该入光导引部的入光侧面与该斜面。
如上所述导光板中,所述导光结构形成圆弧曲面。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背光模块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板、至少一个光学膜片以及光源,所述光源设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的外侧,且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朝向该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外侧。
如上所述背光模块中,该导光板的入光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该光源的高度。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显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装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的外侧。
藉由前述导光板、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设备,其除了利用导光板邻近入光侧面处设置具有斜面的入光导引部,扩大入光面的面积,改善漏光现象之外,其至少还具备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4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展会用的高强度防变形导光板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缓冲光纤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