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散热器用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4232.4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9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清;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奇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龚建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散热 器用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散热器用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中的散热器多使用铜管加工而成,充分利用热传导原理和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铜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为提高传热性能,铜管需要弯制成一定的弧度或者压制成特定的形状,目前的铜管折弯或者压扁多使用模具和电气设备,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是,由于铜管折弯工序和压扁工序为冷加工,直接将铜管置于相应的机器上,铜管受应力变形难度大,并且易造成折弯或者压扁不到位,不利于加工成型。由于金属表面热处理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改善工件的组织和应力状态,加强工件的加工性能,因此,先对铜管进行表面预热处理,再进行机械加工,可以改善成型效果。
专利一种热管折弯压扁装置(申请号为201310727336.3),公开了一种热管折弯压扁装置,包括折弯模、烤箱和压扁模,烤箱设置在折弯模和压扁模之间,折弯模用于折弯热管,烤箱用于加热折弯后的热管,压扁模用于将加热后的热管压扁,折弯模于烤箱之间设有第一转运组件,烤箱于压扁模之间设有第二转运组件,此热管折弯压扁装置可以自动将热管折弯并压扁成所需形状,生产效率高,不容易发生折弯不到位等不良现象。但是,该热管折弯压扁装置的烤箱功能仅为一个对热管加热的箱体,结构和功能简单,热管加热时间需要人工控制,加热温度无法调节,加热能效低,无法满足生产过程中对工件各种加热参数的精确控制,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散热器铜管加热的各参数精确控制,以提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散热器用预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生产散热器用预热装置,包括预热箱、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预热箱左、右侧连接,其特征在于:预热箱内部设有PLC控制系统,预热箱前部设有PLC控制面板,PLC控制面板和PLC控制系统电气连接;预热箱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载物台,载物台上设有传送机构,预热箱内部设有发热管和温度传感器,传送机构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优选地,PLC控制面板设有启停按键、温度设定按键、温度显示面板、加热时间设定按键和加热时间显示面板。通过设置PLC控制器按键,快速设定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优选地,预热箱为箱体两侧设有水平长条形孔缝的半密封箱,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延伸至孔缝处与载物台相接。
优选地,长条形孔缝的高度略大于铜管的直径。铜管从长条形孔缝进入预热箱内部的载物台,由于孔缝面积较小,可以限制箱体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从而节约能源。
优选地,载物台为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钢杆,钢杆之间的空气流通便于提高预热箱的热传导效率。
优选地,钢杆为纵向设置的圆柱形杆,钢杆与传送机构相连。铜管横向放置于钢杆上,PLC控制系统控制钢杆转动,带动铜管在箱体内移动,通过调节钢杆的转动速度(即铜管的移动速度),控制铜管的预热时间。
优选地,钢杆上沿横截面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铜管的凹槽,凹槽的长度大于铜管的直径,便于铜管在载物台上横向定位。
优选地,预热箱内部设有多层载物台,载物台从上至下平行设置,两层载物台之间的距离大于铜管的直径。箱体两侧设有与多层载物台连接的多层孔缝;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设有与多层载物台连接的多层传动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PLC控制器,实现铜管预热温度和时间的精确控制。
2.长条形孔缝限制箱体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减轻能源损耗。
3.多个钢杆构成的载物台,提高了预热箱的热传导效率。
4.纵向设置的可滚动的圆柱形钢杆既有载物功能,又有传送功能,不需另设传送组件,节省了制造成本,同时避免了设置多余组件吸收箱体内部热量而造成热损失。
5.多层载物台同时工作,提高了预热箱内部热利用率和预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奇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古河奇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4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焰喷灯工作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益泵浦一体化光纤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