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无极调节的胎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3394.6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朱罗军;程林;巩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达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恒驰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8 | 分类号: | B25H1/18;B25H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12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极 调节 胎膜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钢结构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异形构件或特大型构件工厂制作过程的可无极调节的胎膜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当今钢结构技术的大幅度提高,建筑师们的想法越来越大胆,将更加前所未有的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为了符合建筑的造型要求,异形钢结构随之产生。在工厂为了制作一些曲面钢构件时,往往需要按实放样,采用关键点控制方法固定胎膜支架。但是固定胎膜支架存在辅材浪费、二次调节费工费时和胎膜定位不准确引起返工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无极调节的胎膜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可无极调节的胎膜支架,包括用于撑托待加工构件的承重支托,该胎膜支架还包括通过螺纹嵌套安装在调节外钢管中的调节内芯柱,调节外钢管设内螺纹,调节内芯柱设外螺纹,两者通过装在调节外钢管侧壁上螺孔中的固定螺丝实现固定;
在调节内芯柱顶部设有半球形的沉孔,沉孔中放置一个万向钢球,万向钢球的顶部通过焊接方式与承重支托实现连接;沉孔的侧壁上开设螺孔,螺孔中装有用于固定万向钢球的固定螺栓。
作为一种改进,在调节外钢管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承的底板。
作为一种改进,在承重支托的侧边设有量角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节外钢管侧壁上的螺孔有多个,均布在调节外钢管上部四周且位于同一个横截面上;所述沉孔侧壁上的螺孔有多个,均布在沉孔侧壁四周且与万向钢球的球心位于同一个横截面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万向钢球通过一个圆圈形状的焊接座与承重支托连接,焊接座直径是万向钢球直径的二分之一;承重支托顶面高出万向钢球顶面的距离是万向钢球直径的四分之一。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万向钢球的直径比调节内芯柱直径小30~40mm;沉孔的深度是万向钢球直径的四分之三,沉孔的开口直径比万向钢球直径大4mm,且设置螺孔处的沉孔壁厚为15~20m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节外钢管的壁厚不小于20mm,且调节外钢管侧壁上的螺孔距离其顶端距离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调节内芯柱与调节外钢管螺纹嵌套组合,可实现胎膜支架的竖向无极调节;通过万向钢球在沉孔中的转动,可实现承重支托的转动方向与倾角调节。
2、本实用新型能适应任意形状构件的制作,调节方便,定位准确,节省人工费,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结构桁架支撑体系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承重支托;2万向钢球;3固定螺栓;4调节内芯柱;5调节外钢管;6底板;7量角器;8胎膜支架;9异形构件;10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可无极调节的胎膜支架包括用于撑托待加工构件的承重支托1,以及通过螺纹嵌套安装在调节外钢管5中的调节内芯柱4,调节外钢管5设内螺纹,调节内芯柱4设外螺纹,两者通过装在调节外钢管5侧壁上螺孔中的固定螺丝10实现固定;调节外钢管5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承的底板6。
在调节内芯柱4顶部设有半球形的沉孔,沉孔中放置一个万向钢球2,万向钢球2的顶部通过焊接方式与承重支托1实现连接,在承重支托1的侧边设有量角器7。沉孔的侧壁上开设螺孔,螺孔中装有用于固定万向钢球2的固定螺栓3。
调节外钢管5侧壁上的螺孔有多个,均布在调节外钢管5上部四周且位于同一个横截面上;沉孔侧壁上的螺孔有多个,均布在沉孔侧壁四周且与万向钢球2的球心位于同一个横截面上。
实施例1:
万向钢球2可以通过一个圆圈形状的焊接座与承重支托1连接,焊接座直径是万向钢球2直径的二分之一;承重支托1顶面高出万向钢球2顶面的距离是万向钢球2直径的四分之一。万向钢球2的直径比调节内芯柱4直径小30~40mm;沉孔的深度是万向钢球2直径的四分之三,沉孔的开口直径比万向钢球2直径大4mm,且设置螺孔处的沉孔壁厚为15~20mm。调节外钢管5的壁厚不小于20mm,且调节外钢管5侧壁上的螺孔距离其顶端距离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100m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达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恒驰钢构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达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恒驰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3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旋转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铸件支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