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度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2786.0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3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诺金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度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状零件的检测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度检具。
背景技术
环状零件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种机械加工,比如铣、钻、车等,最后进行打磨抛光,完成对环状零件的生产。任何一种零件生产完成后,都需要对其圆柱度进行检测,以符合使用要求。对于小批量的环状零件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由于环状零件,外表面为圆柱状结构,不易装夹,因此测量上存在诸多不便,测量精度差;而对于大批量的环状零件检测,大多是采用全自动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仪,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高,但是一般这种测量设备成本较高,如果检测工件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一般不采用此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圆柱度检具,实现环状零件的快速装夹以及圆柱度检测,检测效率高,误差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圆柱度检具,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装夹机构和检测机构;
所述的装夹机构包括压制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托盘和托盘支架,旋转托盘通过轴承安装在托盘支架上,旋转托盘底部设置有与旋转托盘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的旋转托盘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环状零件的圆锥状支撑件;所述的压制组件包括支撑基台和压钳,支撑基台固定于旋转驱动组件一侧的支架上,压钳设置在所述支撑基台上,压钳的钳头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用于压制环状零件的压制头,压制头压制环状零件时压制头与圆锥状支撑件处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第一支板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通过设置有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连接,并在其中一根连接臂杆与第一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之间通过设置有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连接,并在其中一根连接臂杆与第二支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三支板上设置有竖向支板,竖向支板上设置有沿竖向支板横向布置的千分表。
优选地,所述的圆锥状支撑件表面设置有防滑垫层。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采用气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复位弹簧采用气弹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度检具,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有旋转托盘以及圆锥状支撑件来制成环状零件,并通过压钳将环状零件的另一端压制从而实现圆柱零件的快速装夹,同时设置有可在一个平面内任意拉拽的千分表来紧贴环状零件,通过驱动环状零件转动时,实现对其圆柱度的检查,装夹方便,检测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度检具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100-支架,200-装夹机构,211-支撑基台,212-压钳,214-压制头,221-圆锥状支撑件,222-防滑垫层,223-旋转托盘,224-从动齿轮,225-托盘支架,226-驱动电机,227-主动齿轮,300-检测机构,301-第一支板,302-第一复位弹簧,303-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304-第二支板,305-第二复位弹簧,306-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307-千分表,308-第三支板,309-竖向支板,500-环状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圆柱度检具,包括支架100,支架100上设置有装夹机构200和检测机构300,装夹机构200用于装夹加工完成后的环状零件500并驱动其转动;而检测机构300主要是支撑检测器具,将其紧贴环状零件500,实现圆柱度的检测。支架100可采用任意具有支撑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钢制材料,还可以在支架100底部安装具有锁紧机构的万向轮,移动方便。
装夹机构200包括压制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托盘223和托盘支架225,旋转托盘223通过轴承安装在托盘支架225上,旋转托盘223底部设置有与旋转托盘223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224,支架100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26,驱动电机226连接有主动齿轮227,主动齿轮227与从动齿轮224啮合,旋转托盘223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环状零件500的圆锥状支撑件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诺金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绵阳诺金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2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