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萨炉粗尘加湿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1943.6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伍发伟;李云;李汝云;张华;王登位;周叶刚;唐玉荣;李志辉;陈建;王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刘袁君,代述波 |
地址: | 6151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萨炉粗尘 加湿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除尘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艾萨炉粗尘加湿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冶金企业多数采用转炉炼铜,绝大多数转炉除尘采用湿法除尘,这种除尘方法是有色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部分,但存在薄弱环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达不到或不能稳定达到排放控制标准100、5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2.除尘耗水量大;3.除尘耗电量大,吨铜除尘电耗15度,全国转炉年耗电约75亿度,浪费严重;4.现有回收煤气粉尘浓度标准是15毫克/立方米、岗位粉尘浓度标准是5毫克/立方米,现有的转炉二文一塔除尘系统无法达到该标准,为达到该标准往往采用再次除尘,能源消耗和浪费高;5.现有转炉煤气回收量平均仅60-80立方米/吨铜,煤气被放散部分较多。
造成上述缺点的原因是,传统转炉炼铜除尘工艺一般分为二类,一类是以二文一塔或二塔一文的湿法除尘系统;另一类是以喷淋塔降温除尘加电除尘的干法除尘系统,干法除尘效果好,比湿法节约新水约0.43吨水/吨铜,转炉采用干法比湿法可节电约50%,但干法除尘投资较大,系统作业率相对较低,占地大、操作难度大,因此不利于目前的推广应用。二文一塔除尘的缺点是耗水量大,系统阻力高,因而与之配套的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较大,同时除尘风机功率较大,除尘耗电量大;还存在着除尘效果不够理想、文氏管喉口和管道堵塞现象较严重、风机运行寿命较短等缺点。二塔一文的湿法除尘尽管减小了除尘系统的用水量和有效降低系统阻力即降低了用电量,但仍然有较大的节约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萨炉粗尘加湿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艾萨炉粗尘加湿搅拌装置,包括加湿搅拌机、收尘器;所述加湿搅拌机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罩,密封罩上连接有与加湿搅拌机连通的软管,管软的另一端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收尘器进口连接;所述收尘器的出口设置有与加湿搅拌机连通的密封管道,且密封管道内设置有刮板输送机。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上设置有吊取密封罩的吊装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架上的轨道和在轨道上滑动的滑车;所述滑车上设置有与密封罩连接的吊臂。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架,收尘器和吊装装置均安装在安装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上还设置有缓冲箱,且缓冲箱与加湿搅拌机之间设置有蝶阀。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搅拌机至少为一台,且多台加湿搅拌机一端与密封管道并联安装,多台加湿搅拌机另一端与缓冲箱并联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收尘器至少为一台,且多台收尘器与密封管道并联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收尘器内收集的灰尘通过密封管道输送至加湿搅拌机内,使灰尘在整个输送过程中密封进行,能有效防止灰尘飘散在空气中;且在密封管道内安装刮板输送机能有效防止灰尘在输送过程中堆积在管道内。
2.通过将加湿搅拌机与收尘器进口连接,使加湿搅拌机在加湿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能继续输送至收尘器内,避免在加湿搅拌过程灰尘飘散在空气中。
3.通过吊装装置来吊取加湿搅拌机一端的密封罩,使加湿搅拌机在需要搅拌时通过吊装装置将密封罩安装在加湿搅拌机上,当加湿搅拌机搅拌完毕后,通过吊装装置将密封罩从加湿搅拌机上吊取卸下,则加湿搅拌装置则直接将加湿后的物料倒出即可。使密封罩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快速。
4.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能耗低、运行平稳、日常维护简便、可操作性强,可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萨炉粗尘加湿搅拌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萨炉粗尘加湿搅拌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加湿搅拌机,2、收尘器,3、支管,4、软管,5、密封罩,6、吊装装置,7、轨道,8、滑车,9、吊臂,10、安装架,11、缓冲箱,12、密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1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金渣的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