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踏板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1753.4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7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G01L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5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踏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踏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监测踏板转角和受力关系、优化踏板结构、提高舒适性的汽车踏板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油门踏板是内燃机上控制燃料供量的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者通过控制其踩踏量,来控制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转速。现在汽车的油门踏板有“地板式”和“悬挂式”两种,在本质功能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地板式踏板由于转轴位于踏板底部,因此脚掌可以全部踩上去,而踏板本身也就是一个支点,小腿和脚踝能更轻松的控制踏板,相应地提升了脚下控制踏板的精度,减少了疲劳感,而配合手动变速器,地板式踏板还能很轻易地做出技术动作;相反,悬挂式油门踏板由于转轴位于支架顶端,下部结构相对要简单(单薄)一点,因此这也使得它的踩踏方式更轻巧,而且在设计上可以将踏板支架做成铁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省掉成本,因此一般的厂商更喜欢选用这种踏板。
相对于地板式踏板而言,悬挂式油门踏板由于只能给前脚掌提供支点,因此长时间驾驶小腿会比较僵硬,也就是大多数人抱怨的悬挂式踏板开久了很累,并且就导致它的控制精度不如地板式踏板,而且也不能很方便地做出动作。从车辆设计角度来看,一般车身高大的SUV多选用悬挂式油门踏板,这是因为它的仪表台安装位比较高,坐姿也比较高,使用地板式踏板并不一定会适用所有驾驶人群,可能会导致人机工程不合理。
汽车踏板在踩踏时的受力影响操作者的舒适性,舒适的踏板不易引起操作疲劳,省力,有效性强,需要一种监测踏板转角和受力关系、优化踏板结构、提高舒适性的汽车踏板力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测踏板转角和受力关系、优化踏板结构、提高舒适性的汽车踏板力检测装置。
汽车踏板力检测装置,包括:
踏板支架,所述踏板支架固定编码器和踏板,所述编码器的转轴跟随踏板转动;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转动臂的一端,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铰接在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固定压块,所述压块位于踏板作用端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心和踏板转动端的轴心共心,所述驱动电机与转动臂固定处设有锁紧槽;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编码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
所述转动臂和力传感器通过铰接块铰接,所述铰接块为设有通孔的凸起台。
所述压块内凹,与踏板的受力端贴合。
所述锁紧槽为条状,沿转动臂的径向分布。
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踏板支架上。
所述压块和力传感器连接为拆卸式,所述压块沿着力传感器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踏板支架固定编码器和踏板,编码器的转轴跟随踏板转动;驱动电机固定在转动臂的一端,转动臂的另一端铰接在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固定压块,压块位于踏板作用端的上方,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心和踏板转动端的轴心共心,驱动电机与转动臂固定处设有锁紧槽;控制器分别连接编码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编码器检测踏板绕踏板支架的转动角度,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臂转动,使力传感器通过压块压在踏板上,监测到踏板转角和受力的关系。本实用新型监测踏板转角和受力关系、优化踏板结构、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踏板支架,2、编码器,3、踏板,4、驱动电机,5、转动臂,6、压块,7、力传感器,8、控制器,9、锁紧槽,10、铰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汽车踏板力检测装置,包括:踏板支架1,踏板支架1固定编码器2和踏板3,编码器2的转轴跟随踏板3转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固定在转动臂5的一端,转动臂5的另一端铰接在力传感器7,力传感器7固定压块6,压块6位于踏板3作用端的上方,驱动电机4的转动轴心和踏板3转动端的轴心共心,驱动电机4与转动臂5固定处设有锁紧槽9;控制器8,控制器8分别连接编码器2,驱动电机4和控制器8。
转动臂5和力传感器7通过铰接块10铰接,铰接块10为设有通孔的凸起台。压块6内凹,与踏板3的受力端贴合。锁紧槽9为条状,沿转动臂5的径向分布。驱动电机4固定在踏板支架1上。压块6和力传感器7连接为拆卸式,压块6沿着力传感器7相对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1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