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振式二胡弓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0913.3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7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3/12 | 分类号: | G10D3/12;G10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振 二胡 弓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振式二胡弓子。
背景技术:
二胡演奏者都知道,目前,二胡琴的弓子一般是弓毛、弓杆连为一体,只是起拉响琴弦作用,对音准影响不大,且不能对音域进行调节。而且二胡的弓子是弓毛、弓杆连为一体的,一支弓子专业使用仅半年左右,当弓毛断的多的时候,就需要更换弓子,而更换的时候,弓毛、弓杆就得一起换掉,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不但扩充二胡音域范围,使二胡发音圆润、淳厚,且可对二胡弓子的弓毛的松紧度进行调节更换的一种共振式二胡千弓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振式二胡弓子的由弓杆1、把手2和弓毛5组成,所述的把手2设置在弓杆1右端,弓毛5连接在弓杆1下中部,所述的弓杆1下部两端分别粘结固定第一共振器3和第二共振器11,第二共振器11左下端设置调节螺孔10,调节挂钩7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8左端,调节螺杆8右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调节螺孔10内,第一共振器3右下端固定设置固定环6,固定环6和调节挂钩7的下端设置挂钩开口4,弓毛5左、右两端通过挂钩开口4分别挂在固定环6和调节挂钩7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空腔的弓子共振器,固定在弓杆的两端,扩充了二胡音域范围,使二胡发音圆润、淳厚,从而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利用调节挂钩不但可对二胡弓子的弓毛的松紧度进行调节,且可及时更换弓毛,延长了弓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共振式二胡弓子的由弓杆1、把手2和弓毛5组成,所述的把手2设置在弓杆1右端,弓毛5连接在弓杆1下中部,所述的弓杆1下部两端分别粘结固定第一共振器3和第二共振器11,第二共振器11左下端设置调节螺孔10,调节挂钩7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8左端,调节螺杆8右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调节螺孔10内,第一共振器3右下端固定设置固定环6,固定环6和调节挂钩7的下端设置挂钩开口4,弓毛5左、右两端通过挂钩开口4分别挂在固定环6和调节挂钩7上。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一种共振式二胡弓子的第一共振器3和第二共振器11前上端设置透音孔9。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一种共振式二胡弓子的第一共振器3和第二共振器11内部为空腔12。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一种共振式二胡弓子可调整第一共振器3和第二共振器11透音孔9的大小可调节,从而来调节音质和音量。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一种共振式二胡弓子的第一共振器3和第二共振器11可 用桐木来制作,也可用铜质材料来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原有的弓子两端增加了空腔的弓子共振器,使弓毛在和弓弦的摩擦中产生音域共鸣,从而扩充了二胡音域范围,使二胡发音圆润、淳厚,从而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利用调节螺杆的螺纹活动连接在调节螺孔内,把弓毛两端通过挂钩开口活动勾挂在固定环和调节挂钩上,通过旋转调节螺杆,不但可对二胡弓子的弓毛的松紧度进行调节,且可及时更换弓毛,延长了弓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为:在原有的弓子两下端粘结固定第一共振器和第二共振器,第一共振器前上端设置透音孔,右下端固定设置固定环,固定环开一挂钩开口。第二共振器前上端设置透音孔,左下端设置调节螺孔,调节挂钩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左端,调节螺杆右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调节螺孔内,调节挂钩也开一挂钩开口。弓毛左、右两端通过挂钩开口分别挂在固定环和调节挂钩上,且和二胡琴弦和盒座上端的松香部位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0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吉他
- 下一篇:一种单手操作按压式变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