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补强块及采用该补强块的前舱梁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29669.9 | 申请日: | 2017-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1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尹晓熙;杨伟国;余丽娟;尚纪宾;丁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补强块 采用 前舱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补强块及采用该补强块的前舱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轻量化已经越来越受各主机厂的重视,如采用铝合金车身的汽车,其在动力不变的情况下车身越轻,提速越快,惯性小操控性越好,相对于传统钢制车身零部件,在保证车身强度的情况下,铝合金零部件可减重50-60%;在全球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这种轻量化汽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传统汽车前舱梁连接结构中,如图1至2所示,通常将横梁20与前纵梁30拼焊,形成焊接部21,但是,因两者接触面积小,会造成应力集中的问题,至使连接点容易破坏。为解决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由多个钢板40拼焊而成的具有腔体结构的拼焊总成件,如图3所示,将该拼焊总成件与横梁及前纵梁焊接连接,以提高横梁与前纵梁的连接强度,但是,这种拼焊总成件易发生焊接变形,结构强度及产品精度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体式补强块,成型快、易加工、精度及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该补强块的前舱梁连接结构,增加了焊接面积,使连接点更为牢固,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补强块,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横隔板,所述第一横隔板与两个所述侧板的尾端之间围成一卡槽;两个所述侧板的前端之间连接有横连接板,所述横连接板、所述第一横隔板、及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合围成的空间内连接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侧板、所述横连接板及所述第一横隔板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第二横隔板;所述第一横隔板及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横隔板之间连接有弧形的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隔板与一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连接处,所述加强板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横隔板与另一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所述横隔板之间也连接有所述加强板,各所述加强板形成齿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靠近所述横连接板的所述第二横隔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面及所述横连接板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呈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体式补强块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舱梁连接结构,包括两个平行的前纵梁、一个垂直连接于两个所述前纵梁之间的横梁、及两个上述的一体式补强块,两个所述一体式补强块相对设置,并且其底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前纵梁的内侧焊接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卡入两个所述一体式补强块的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一体式补强块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一体式补强块之间以螺丝锁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体式补强块的加强结构、侧板、横连接板及第一横隔板一体成型,并且第一横隔板与两个侧板的尾端之间围成一卡槽,横梁的两端分别卡持于两个一体式补强块的卡槽内,且两个一体式补强块分别与两个前纵梁焊接连接。该一体式补强块成型快、易加工、精度及结构强度高,采用该补强块的前舱梁连接结构增加了焊接面积,使连接点更为牢固,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前舱梁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处的放大图;
图3是现有的拼焊总成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补强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补强块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舱梁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Ⅱ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舱梁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图8中A-A剖视图。
图中:10-一体式补强块;11-侧板;12-横连接板;13-第一横隔板;14-第二横隔板;15-加强板;16-卡槽;18、21-焊接部;20-横梁;30-前纵梁;40-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96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副车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熔点聚酯聚合釜用在线粘度监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