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9612.9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田芝亮;呂叔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4;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曹军 |
地址: | 211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空气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高效滤网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是用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家电产品,一般有中央空调配套空气净化装置和单机两类,主要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地下空间及车内空气污染问题。由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空气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
国内空气,尤其是大城市,一年之中阴霾的天气超过200天,阴霾中的PM2.5粒子对人体伤害极大,人体若是长时间吸入,可引起肺癌、血管受阻等疾病。由于室外空气质量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那么室内空气的改变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现在空气净化器在国内尤受欢迎,尤其是能过滤PM2.5的空气净化器。
在申请号为201610153584.5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包括水雾发生器的空气过滤器,通过水雾发生器释放水雾以吸附一部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然后再通过滤网过滤以进一步净化空气。虽然上述申请都对空气净化器
做出了改进,但是过滤单元仍然是常规的板式过滤单元,对于危害性最大的PM2.5并没有附加的效果,也没有解决平板式过滤网的网阻力大、同等空间过滤膜面积相对小,穿透过过滤膜需要风力压力相对大,需要的风机功率大,耗电能高等问题。而且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讲活性炭吸附部分放置于滤网最后一层,也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活性炭分解而造成的颗粒物二次污染,且空气净化器过滤有机物(除味)主要是通过空气与活性炭的充分接触达到的,普通滤网活性炭和空气的接触时间较少,无法完全发挥活性炭的作用,导致有机物去除(除味)不充分。
是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空气净化器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具有高效过滤网结构,可以对空气进行高效净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分别于其顶部及底部开设入风口及出风口,并于其内部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入风口、收容空间及出风口共同形成净化通道,所述收容空间被自上而下依次分割成第一空气腔及第二空气腔,所述第一空气腔与所述第二空气腔之间设置隔板组件,所述第一空气腔内设置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正对所述入风口,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隔板组件设置的一开口,所述第二空气腔内设置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初效过滤网及高效过滤网,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弧形隔离架,所述初效过滤网及高效过滤网呈弧形地安装于所述隔离架设置的隔离空间内。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滤网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隔离架的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顶侧的隔离空间内的抗菌过滤网。
所述滤网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隔离架的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的隔离空间与所述高效过滤网的隔离空间之间的隔离空间内的活性炭过滤网。
所述滤网组件呈弧形放置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空气腔。
所述弧形的隔离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所述收容空间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空气腔和所述第二空气腔之间的第三空气腔,所述第三空气腔内设置电离子化组件。
所述电离子化组件包括集尘电极及环绕集尘电极设置的环形排布的导电线。
所述导电线为螺旋状结构。
所述隔板组件还设置将所述开口完全覆盖密封的密封件,所述第一空气腔的空气经由风机组件的出风口和密封件进入所述第二空气腔。
所述第二空气腔与所述第三空气腔之间设置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于其中部开设矩形通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滤网组件的弧形设置可以有效地利用滤网组件的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且可以增加过滤面积及空气与滤网组件的接触时间,进而更加高效地净化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空气净化器 100壳体 10
入风口 11 出风口 12
收容空间 13 移动轮 14
防护网 111第一空气腔 131
第二空气腔 132第三空气腔 133
隔板组件 15 卡口 151
密封件 152支架组件 19
通风口 191固定架 192
风机组件 30 电源接口 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9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