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或多层全息防伪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9099.3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选;李建兵;游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纳姆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多层 全息 防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膜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或多层全息防伪膜。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上,商家要使自己的商品占领市场,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品牌。但市场上不免有假冒品出现,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商家通常会在商品上使用防伪标签,以帮助消费者辨识商品的真伪。
全息防伪是应用激光全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防伪技术,又称激光全息防伪。激光全息技术是继激光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照相技术。随时其他防伪技术的进步,全息防伪也得到新的发展与应用。
传统的全息防伪膜只设置有一层全息防伪膜,而商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往往要经过几次中间商转手销售,如果全息防伪膜在中间商手中被揭开,商品就很难销售,所以中间商无法确保商品的真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或多层全息防伪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或多层全息防伪膜,包括基膜、离型膜、第一离型层、防伪层、第二离型层和手撕部,所述基膜的一侧粘接有离型膜,所述基膜的另一侧涂布有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一离型层远离基膜的一侧固定有至少两层防伪层,且相邻的防伪层之间设有第二离型层,所述防伪层由模压树脂层、镀铝反射层、防水膜和防火膜组成,且第二离型层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模压树脂层和镀铝反射层,所述模压树脂层上压印所需全息图文,所述模压树脂层的一侧粘接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的一侧粘接有防火膜,所述防火膜的一侧固定有镀铝反射层,且靠近基膜一侧的防伪层上的模压树脂层的一侧与第一离型层的一侧粘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模压树脂层的边缘处固定有手撕部。
进一步的,所述模压树脂层内部填充有荧光粉。
进一步的,所述基膜为一种聚乙烯材料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全息防伪膜,模压树脂层上压印所需全息图文,第一离型层远离基膜的一侧固定有至少两层防伪层,商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往往要经过几次中间商转手销售,中间商可以刮去最外层镀铝反射层表面的铝,进而能够看到模压树脂层内部的全息图文,检测完成后,沿着手撕部撕下最外层的防伪层,不影响销售,且具有二次识别或多次识别的功能,大大提高了防伪的力度,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模压树脂层内部填充有荧光粉,能够吸收光,便于夜间观察,防火膜能够起到防火效果,防水膜的设置,避免水分进入模压树脂层内部,延长了该全息防伪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压树脂层的俯视图;
图中:1、基膜;2、离型膜;3、第一离型层;4、防伪层;5、第二离型层;6、手撕部;7、模压树脂层;8、镀铝反射层;9、防水膜;10、防火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层或多层全息防伪膜,包括基膜1、离型膜2、第一离型层3、防伪层4、第二离型层5和手撕部6,基膜1的一侧粘接有离型膜2,基膜1的另一侧涂布有第一离型层3,第一离型层3远离基膜1的一侧固定有至少两层防伪层4,且相邻的防伪层4之间设有第二离型层5,防伪层4由模压树脂层7、镀铝反射层8、防水膜9和防火膜10组成,且第二离型层5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模压树脂层7和镀铝反射层8,模压树脂层7上压印所需全息图文,模压树脂层7的一侧粘接有防水膜9,防水膜9的一侧粘接有防火膜10,防火膜10的一侧固定有镀铝反射层8,且靠近基膜1一侧的防伪层4上的模压树脂层7的一侧与第一离型层3的一侧粘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模压树脂层7的边缘处固定有手撕部6,便于撕掉防伪层4。
进一步的,模压树脂层7内部填充有荧光粉,能够吸收光,便于夜间观察。
进一步的,基膜1为一种聚乙烯材料构件,稳定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纳姆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纳姆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9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灯(WJ001)
- 下一篇:手持灯(WJ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