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7036.4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2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通风 装置 | ||
1.一种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底座(1)、聚光装置(2)、排风管道(3)、散热装置(4)和引风管道(5);所述的底座(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体,筒壁设有多个第一风量调节阀(11);所述的聚光装置(2)为锥形筒体,筒体内壁涂覆聚光涂层;所述的排风管道(3)包括与锥形排风管道(31)小端头连接的圆形排风管道(32);所述的散热装置(4)包括沿圆形聚热罩(41)外壁布设的多个吸热装置(42)、与吸热装置(42)联通的导热管(43)、以及位于圆形聚热罩(41)中心与导热管(43)管口对应的多个散热片(44);所述的引风管道(5)为中空的管道,管体上设有第二风量调节阀(51)和多个引风口(52);底座(1)的开口端与锥形筒体的聚光装置(2)小端头和排风管道(3)上锥形排风管道(31)大端头连接,散热装置(4)与排风管道(3)位于同一轴线上固定,吸热装置(42)位于排风管道(3)外与聚光装置(2)锥形内壁对应,引风管道(5)与底座(1)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片(44)为片式结构或圆筒结构,其上设置多个蜂窝状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聚光装置(2)与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排水口(21),底座(1)与引风管道(5)上的第二风量调节阀(51)之间设置第二排水口(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风量调节阀(11)和第二风量调节阀(51)为电动单座调节阀,由阀体、驱动机构和变送器组成,通过远程计算机监控系统发送信号给变送器使驱动机构驱动阀门的开闭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排风管道(3)中位于散热装置(4)下部设置风力发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吸热装置(42)为太阳能真空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70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超声装置和成像方法
- 下一篇:生成超声图像的方法、超声系统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