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侧集尿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6794.4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9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超 |
主分类号: | A61F5/451 | 分类号: | A61F5/451;A61F5/4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周闯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圈 接尿口 连接管 导尿装置 接尿袋体 导向管 缓冲圈 本实用新型 集尿袋 排尿装置 翻折 尿液 佩戴 穿过 隐蔽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侧集尿袋,包括接尿袋体、接尿袋体底部设置的排尿装置和接尿袋体上设置的接尿口,接尿口处设置有导尿装置,导尿装置包括缓冲圈、连接管、定位圈和导向管,缓冲圈一端与接尿口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连接管另一端与定位圈的一端相连接,定位圈的另一端与导向管一端相连接,导向管的另一端翻折于导尿装置内部依次穿过定位圈、连接管和缓冲圈,延伸至接尿口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价格低廉,佩戴隐蔽且方便患者接储尿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侧集尿袋。
背景技术
膀胱造口患者,手术后需要用集尿袋从腰腹部接储尿液,目前市场上通常使用的腰侧尿袋基本上都是一个小接尿斗下端连接一根输尿管,尿管下端连接一个PVC储尿袋,储尿袋绑在腿上或挂在腰带上,这类产品能够达到患者夜间的使用要求,但在白天患者活动或出入公共场所时,携带不紧不美观且极为不放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价格低廉,佩戴隐蔽且方便操作的腰侧集尿袋。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腰侧集尿袋,包括接尿袋体、接尿袋体底部设置的排尿装置和接尿袋体上设置的接尿口,其特征在于:接尿口处设置有导尿装置,导尿装置包括缓冲圈、连接管、定位圈和导向管,缓冲圈一端与接尿口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连接管另一端与定位圈的一端相连接,定位圈的另一端与导向管一端相连接,导向管的另一端翻折于导尿装置内部依次穿过定位圈、连接管和缓冲圈,延伸至接尿口处。
进一步的,接尿袋体侧表面设置有显示尿液容量的刻度线。
进一步的,接尿袋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接尿袋体上设置有排气管,封帽扣设于排气管上并通过连接条与排气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价格低廉,佩戴隐蔽且方便患者接储尿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面说明:1、接尿袋体,2、接尿口,3、导尿装置,4、缓冲圈,5、连接管,6、定位圈,7、导向管,8、排气管,9、封帽,10、连接条,11排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腰侧集尿袋,包括接尿袋体1、接尿袋体底部设置的排尿装置11和接尿袋体上设置的接尿口2,接尿口处设置有导尿装置3,接尿袋体和导尿装置可用硅胶或乳胶制成,导尿装置包括缓冲圈4、连接管5、定位圈6和导向管7,缓冲圈一端与接尿口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连接管另一端与定位圈的一端相连接,定位圈的另一端与导向管一端相连接,在使用时,可采用市场上常用的腹带,通过腹带上的挂环挂设置于接尿口处,将导向管的另一端翻折于导尿装置内部依次穿过定位圈、连接管和缓冲圈,延伸至接尿口处,通过腹带将整体的接尿袋体固定于患者的腰上进而将定位圈固定在腹壁的造口处,此时不紧能起到密闭接尿的目的,且能有效保护造口的肠头不受缓冲圈的挤压,使尿液通过翻折的连接管直接流入接尿袋体内,接尿袋体侧表面设置有显示尿液容量的刻度线,可有效的监测患者每次的排尿量,接尿袋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设置有密封垫或者接尿袋体上设置有排气管8,封帽9扣设于排气管上并通过连接条10与排气管相连接。
当接尿袋体在储存一定的尿液需要从排尿装置将尿液排出时,打开排尿装置的同时打开接尿袋体上密封排气口的密封垫或密封排气管的封帽,使接尿袋体与外界空气连通,有效的防止在放尿时,接尿袋体内产生负压而造成造口脱垂的问题,封帽通过连接条与排气管相连接,可有效的防止封帽的丢失而无法密封接尿袋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超,未经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6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