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机及其手动升降后挡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3644.8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2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费文彪;李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哈科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及其 手动 升降 后挡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弯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弯机及其手动升降后挡料装置。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包括支架、工作台、夹紧板和后挡料,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折弯机产品广泛适用于机电、钣金、轻工、航空、船舶、仪表、电器、不锈钢制品、钢结构建筑和冶金等行业,用于折弯各种钢板、不锈钢、铜板、铝板及非金属材料板材,它可以把产品折成V型、弧形、圆形或直角型等,还可以根据要求设计加工成特殊形状模具。
折弯机后挡料装置是折弯机中重要的工作机构,其是用来定位板料,保证工件轮廓精度的必须部件,根据折弯工件形状和尺寸的不同,需要调节后挡料装置的位置。传统折弯机的后挡料是装在工作台上,一般只能通过调节丝杠实现前后位置调节,却无法进行竖直方向调节。尤其是在折弯板料长度超出后挡料的定位行程时,后挡料装置则产生了妨碍作用,在不改变折弯机整机大小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通过加长后挡料装置的定位长度来解决此问题,在此情况下,一般做法是把后挡料横梁直接拆除,待加工完板材后再将后挡料横梁装上,但这样反复拆装给生产带来极大麻烦,浪费了人力和时间,且反复拆装会降低后挡料定位精度。
现有技术中,也有实现折弯机后挡料升降的结构,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222700.1,公开日为:2012年11月21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后挡料升降机构,属于折弯机后挡料技术领域。该方案的一种折弯机后挡料升降机构,所述的支撑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带通孔的底板,该底板上固连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装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锥度轴承和第二锥度轴承,所述的升降丝杆穿过上述的第一锥度轴承和第二锥度轴承,手轮固连于升降丝杆的底端,升降丝杆通过传动体驱动升降筒体做上下运动,该传动体呈筒状结构,传动体内侧与升降丝杆相啮合,该传动体与升降筒体相固连,所述的挡料座与升降筒体的顶端相固连。该方案中的升降丝杆通过传动体驱动升降筒体做上下运动,升降筒体相当于导轨的作用,增加了调节精度,且操作稳定性好。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480537.3,公开日为:2017年7月7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折弯机后挡料装置,属于折弯机技术领域。它包括滑座、安装挡指组件的挡指横梁、调节螺母、纵向丝杆和横向调节机构;调节螺母设置在滑座上,纵向丝杆设置在调节螺母中,纵向丝杆的上端连接挡指横梁,旋转调节螺母可驱动纵向丝杆转动,并带动挡指横梁在上下移动;横向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折弯机的墙板上的两个固定调节块,两个固定调节块之间设置导杆和横向丝杆,滑座滑动设置在导杆上,并与横向丝杆连接。该后挡料装置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可驱动纵向丝杆转动,并带动挡指横梁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挡料高度的调节。
上述两种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都能够实现高度的调节,且都是采用手动调节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挡料横梁长度较长,跨度较大,其升降调节是从其两端操作完成,因此,必须两端交替调节才能完成,每次调节一端的幅度非常小,这就需要来回操作很多次,且一不小心很容易发生卡死的情况,考虑到用户厂家的折弯设备操作人员非专业维修调试人员,对调整后挡料的高度往往比较头疼,调节费时费力,从而设计一套高度调节相对方便,不易卡死的后挡料装置显得尤其必要。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升降后挡料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折弯机后挡料装置在采用手动调节高度时费时费力、容易卡死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其安装该手动升降后挡料装置,能够比较方便的调节挡料高度,且调节过程中不易卡死,提高了折弯效率;采用手动升降的方式,成本相对较低。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升降后挡料装置,包括两个升降移动组件和挡料横梁;所述挡料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移动组件连接,挡料横梁上安装有挡指组件;所述挡料横梁与升降移动组件之间通过钢球活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移动组件的上端连接下支撑板,下支撑板开设有腰型的下钢球孔;所述挡料横梁的下方安装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下侧面上开设圆形的上钢球孔;所述钢球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并被卡在上钢球孔和下钢球孔之间进行限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哈科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哈科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3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