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在线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23641.4 | 申请日: | 2017-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8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宏;乔亚宾;马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轮毂 电机 在线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电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在线测试系统,用于车展、车企展示、调试等。
背景技术
低碳、电动、智能、低成本等成为各国汽车产业共同的战略选择,后补贴时代,产业发展向政策(油耗、排放)市场双驱动转型,国内新能源零部件市场国际化竞争加剧,电驱动系统核心技术欠缺,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集成化,零部件轻量化迫在眉睫,国内车企、零部件企业纷纷布局轮毂电机电驱系统,显示了极大的热情。
在现有新能源车辆中,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大都采用集中式电机驱动。面对国家排放法规、油耗、成本等多重压力,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诸多挑战与机遇。轮毂电机技术称为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得以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为简化,同时可以轻松实现多种复杂的驱动方式。因此轮毂电机是决定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部件,因此在车展时往往需要实时在线演示其性能,然而现有的技术当中没有可以实时演示轮毂电机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在线测试系统,可以在线实时演示轮毂电机系统的功能和技术优势,方便快捷,可以用于车展、车企展示、调试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在线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通过通信模块连接矢量控制器,所述矢量控制器分别连接左、右轮毂电机控制器,所述左轮毂电机控制器连接左轮毂电机,所述右轮毂电机控制器连接右轮毂电机,所述左、右轮毂电机上分别设置有信号采集设备,所述信号采集设备至少包括转速传感器、转矩传感器,所述信号采集设备连接轮毂电机控制器,左、右轮毂电机控制器和左、右轮毂电机连接高低压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车载远程通信模块,用于传输数据和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可以在线实时演示轮毂电机系统的功能和技术优势,方便快捷,可以用于车展、车企展示、调试等,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在线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在线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上位机通过通信模块连接矢量控制器,通信模块可以为车载远程通信模块T-Box或者连接PC和CAN网络的传输工具,T-Box主要作为车辆与云端的通讯信息处理单元,负责执行如数据上传、远程指令传输、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运算等功能,为车辆与网络连接提供通讯通道。可以由TBox模块、GPRS天线、3G天线、4G天线、、5G天线、GPS天线、低压线束等组成。连接PC和CAN网络的传输工具,可以支持can协议、LIN协议等,用于采集矢量控制器采集的信号、传输上位机发送的指令信号。
矢量控制器分别连接左、右轮毂电机控制器,左轮毂电机控制器连接左轮毂电机,右轮毂电机控制器连接右轮毂电机,左、右轮毂电机上分别设置有信号采集设备,信号采集设备可以包括转速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等,信号采集设备连接轮毂电机控制器,左、右轮毂电机控制器和左、右轮毂电机连接高低压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
矢量控制器,接收来自上级处理单元的车辆动态参数及驾驶员指令,上级处理单元可以包括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助力转向控制器、安全气囊控制器、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等。并由各参数实现驾驶员意图识别(驾驶员意图的识别算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算法,这里不再赘述),在综合考虑驾驶员意图以及车辆动态参数的情况下,完成各驱动轮的转矩分配,以实现制动能量回收、驱动防滑转、电子差速及扭矩限制等功能。
轮毂电机控制器MCU(Moter Control Unit):分为MCU-L(左轮毂电机控制器)、MCU-R(右轮毂电机控制器),分别接受来自矢量控制器的转速、转矩等请求信号,并驱动轮毂电机运转。
轮毂电机WIM(wheel in motor):接收来自轮毂电机控制器的信号,包括转速、转矩等,并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3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