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皮肤取屑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2722.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1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茵;李龙;张孟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茵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手柄 盒体 皮屑 屑盒 敞开侧面 操作片 一次性 皮肤 本实用新型 根部形成 患病皮肤 连接盒体 皮损部位 转动结构 上边沿 收纳盒 刮取 拨动 收缩 对准 侧面 敞开 卫生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皮肤取屑盒,它结构简单,包括盒体以及取屑操作片;盒体的一侧面敞开,取屑操作片包括上部操作手柄和下部取屑片,下部取屑片从根部向顶部收缩,下部取屑片从根部到顶部的长度等于盒体的高度,上部操作手柄与下部取屑片的根部形成连接部,连接部通过转动结构连接盒体的敞开侧面的上边沿处。以取屑盒敞开侧面对准要取屑的皮损部位,拨动上部操作手柄,下部取屑片的顶部于患病皮肤处刮取皮屑的同时皮屑被扫进收纳盒中,简单易操作,一次性使用,经济卫生实用。避免了给患者取屑时皮屑四处飘散,污染环境,危害操作者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皮肤取屑盒。
背景技术
临床皮肤科在进行皮肤真菌感染检查时需要对皮肤进行刮屑取样化验,传统的方法常用钝性刀片甚至棉签棒的竹签头刮取皮屑,并直接以载玻片承取,这样做的缺点是容易使皮屑四散飘落,污染环境,威胁操作者的健康,造成疾病的传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一次性皮肤取屑盒,既达到方便取屑,又能避免取屑后皮屑四处飘散。
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皮肤取屑盒,包括盒体以及取屑操作片;所述盒体的一侧面敞开,所述取屑操作片包括上部操作手柄和下部取屑片,所述下部取屑片从根部向顶部收缩,下部取屑片从根部到顶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盒体的高度,所述上部操作手柄与所述下部取屑片的根部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转动结构连接所述盒体的敞开侧面的上边沿处。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取屑片的顶部以及所述盒体的敞开侧面的下边沿处均经过扁平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取屑片的顶部位于所述盒体的敞开侧面的中间段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以及取屑操作片均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cm、3cm、2cm,所述下部取屑片的顶部长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所述上部操作手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皮肤取屑盒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为塑料材质制成,一次性使用,经济卫生实用。避免了给患者取屑时皮屑四处飘散,污染环境,危害操作者健康,且有益于标本的直接收集,无需另用棉签或其他器械承接标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皮肤取屑盒,主要由塑料制成的盒体1以及取屑操作片组成,盒体1为五面封闭一侧面敞开的长方体取屑收纳盒,其长、宽、高分别为3cm、3cm、2cm。
取屑操作片包括上部操作手柄2和下部取屑片3,下部取屑片3从根部4向顶部5收缩,顶部5的长度为1cm;上部操作手柄2上设有防滑纹路。下部取屑片3从根部4到顶部5的长度等于盒体1的高度,下部取屑片3的顶部5位于盒体1的敞开侧面的中间段位置。上部操作手柄2与下部取屑片3的根部形成连接部,连接部通过转动结构连接盒体1的敞开侧面的上边沿处,该转动结构可以为转轴。
下部取屑片3的顶部5以及盒体1的敞开侧面的下边沿处均经过扁平处理。在进行真菌性皮肤病诊断时,常需要取交界性皮损,即正常皮肤与患病皮肤的交界处进行化验,下部取屑片3的顶部5经过扁平光滑处理后,成前端削尖的塑料片解决了刀片和棉签棒竹签头较为尖利和有倒刺的缺点,可避免加重患者皮肤损害和过度刮取正常皮肤造成皮损扩大。敞开侧面的下边沿处均经过扁平处理后,成削尖设计的下边沿可以很方便的收纳刮下来的皮屑,避免了皮屑四处飘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茵,未经李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2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可控瘤胃液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活检取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