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硅硫酸稀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2229.0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徐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硫酸 稀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稀释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属于硫酸稀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溶于水时又放出大量热,易使水沸腾而引起浓硫酸飞溅至皮肤和衣物上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稀释浓硫酸在化工生产中是非常危险的工作。
现有技术中,稀释硫酸的装置一般配有以浸渍石墨换热器为主体的硫酸稀释冷却装置,但还需配套过度水槽,稀释水计量泵、浓酸计量泵,稀硫酸储罐等。除了主体设备(浸渍石墨稀释冷却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整个浓硫酸稀释过程必须精确控制浓硫酸和稀释水流量,否则容易造成稀释放热太快,稀释水沸腾飞溅造成危险。尤其因浸渍石墨换热器材料本身缺陷,温度和压力太高以及设备产生的振动都会对换热器本身造成损坏。这些原因都大大限制了硫酸稀释冷却装置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碳化硅硫酸稀释器,简化了硫酸稀释器的结构,减少设备投入费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包括分流进液装置、管道混合器和碳化硅冷却器,其特征是:分流进液装置包括进液外管和进液内管,进液外管内设有进液内管,进液内管外侧设有浓硫酸进口端,进液外管上设有稀释水进口端;管道混合器包括混合内管和冷却外管,冷却外管内设有混合内管,混合内管进口端与进液内管和进液外管的出口端连通,混合内管的出口端连接碳化硅冷却器的进液端;冷却外管和混合内管之间设有冷却夹腔,冷却外管上设有冷却水进口端和冷却水出口端,冷却水进口端和冷却水出口端与冷却夹腔连通。
进一步的,混合内管内设有螺旋形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紊流装置。
进一步的,冷却水进口端位于冷却外管连接分流进液装置一侧,冷却水进口端开口垂直向上;冷却水出口端位于冷却外管连接碳化硅冷却器一侧,冷却水出口端开口垂直向下。
进一步的,碳化硅冷却器包括外壳、前搪瓷管箱、后搪瓷管箱、前管板、后管板和碳化硅换热管,外壳前后端分别连接前搪瓷管箱和后搪瓷管箱,外壳和前搪瓷管箱之间设有前管板,外壳和后搪瓷管箱之间设有后管板,外壳内设有碳化硅换热管,碳化硅换热管的前后端分别伸入前管板和后管板之间;前搪瓷管箱前端设有硫酸进口端,前搪瓷管箱的硫酸进口端与管道混合器的混合内管连通,后搪瓷管箱上设有硫酸出口端;外壳上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进一步的,冷却液进口位于后管板一侧,冷却液进口开口朝下;冷却液出口位于前管板一侧,冷却液出口开口朝上。
进一步的,前搪瓷管箱上端设有防爆口,防爆口处通过紧固件连接防爆膜。
进一步的,前管板和后管板采用玻纤增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简化了硫酸稀释器的结构,减少设备投入费用;使用碳化硅换热管,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性能优异;稀硫酸与稀释水在管道混合器中混合并初步冷却,在进入碳化硅冷却器中进行二次冷却,冷却效率高;碳化硅冷却器的搪瓷管箱上设有防爆结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分流进液装置、2-管道混合器、3-碳化硅冷却器、4-进液内管、5-进液外管、6-浓硫酸进口端、7-稀释水进口端、8-混合内管、9-冷却外管、10-紊流装置、11-冷却水进口端、12-冷却水出口端、13-外壳、14-前搪瓷管箱、15-后搪瓷管箱、16-前管板、17-后管板、18-碳化硅换热管、19-硫酸进口端、20-硫酸出口端、21-防爆口、22-冷却液进口、23-冷却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分流进液装置1、管道混合器2和碳化硅冷却器3。
分流进液装置1包括进液外管5和进液内管4,进液外管5内设有进液内管4,进液内管4外侧设有浓硫酸进口端6,进液外管5上设有稀释水进口端7。浓硫酸通过浓硫酸进口端6进入进液内管4中,稀释水通过稀释水进口端7进入进液外管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2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