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风侧蒸发器底部结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1006.2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3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喻宝生;马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D2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蒸发器 底部 结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风侧蒸发器底部结冰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温热泵机组在制热化霜后,翅片换热器凝结水目前普遍是先流到机组底盘(或水槽)上再通过底盘(或水槽)上的水孔排出机外。但由于北方环温较低的特点,凝结水若不能及时流走,就会在蒸发器底部结冰并且会越结越厚,最终影响机组的性能及用户的使用。而现有的北方热泵机组蒸发器下部的接水面基本是平面的,凝结水也很难顺畅流走;另一方面在蒸发器底部或底盘底部设置加伴热带也难避免结冰,另外伴热带的防水和保温也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风侧蒸发器底部结冰的装置,该装置能够使得蒸发器内的水流顺利流出,且防止蒸发器底部结冰。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止风侧蒸发器底部结冰的装置,包括本体、与本体下端面连接的保温层,以及贯穿本体上下端面和保温层的排水管;本体上端面内凹形成集水槽,排水管的上端面处于集水槽内,集水槽向排水管上端面倾斜设置,排水管处于集水槽最低位置;保温层与本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伴热带,伴热带沿集水槽中水流走向布局,且伴热带的导热方向朝向集水槽。
作为优选,本体下端面设有凹槽,保温层设为与凹槽配合的“凸”字状,保温层的凸部插接在凹槽内,与凹槽配合卡接;保温层的平台部抵在本体下端面;伴热带设置在凹槽内与凸部相抵。
凹槽内设有伴热带,再将“凸”字状的保温层的凸部插接在凹槽内,凸部与伴热带相抵,并卡接在凹槽内,使得连接牢固;保温层的平台部抵在本体下端面,连接牢固,保温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凹槽上端面设有用于集中伴热带热量的小口。
由于伴热带的热量向上传递,即向集水槽方向传递,开设小口可以热量集中在小口内,实现热量集中传递。
作为优选,凹槽沿集水槽中水流走向布局,小口随着凹槽沿集水槽中水流走向布局。
凹槽沿集水槽中水流走向布局,小口随着凹槽沿集水槽中水流走向布局,方便热量集中传递至集水槽内,防止水流结冰。
作为优选,伴热带通过热敏胶带粘贴在凹槽内。
作为优选,集水槽沿着排水管上端面倾斜,倾斜角度为5度。
集水槽倾斜设置,方便水流流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该装置设置在蒸发器底部和底盘中间;由于集水槽倾斜设置,集水槽的水流可以顺利流入位于最低位置的排水管内,排水管贯穿本体上下端面和保温层,水流能够顺利流出该装置;伴热带沿集水槽中水流走向布局,又加上保温层的作用,伴热带的热量大量集中传递至集水槽方向,防止水流结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风侧蒸发器底部结冰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风侧蒸发器底部结冰的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防止风侧蒸发器底部结冰的装置,包括本体1、与本体1下端面连接的保温层4,以及贯穿本体1上下端面和保温层4的排水管3;本体1上端面内凹形成集水槽2,排水管3的上端面处于集水槽2内,集水槽2向排水管3上端面倾斜设置,排水管3处于集水槽2最低位置;保温层4与本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伴热带6,伴热带6沿集水槽2中水流走向布局,且伴热带6的导热方向朝向集水槽2。
该装置设置在蒸发器底部和底盘中间;集水槽2倾斜设置,集水槽2的水流可以顺利流入位于最低位置的排水管3内,排水管3贯穿本体1上下端面和保温层4,能够顺利流出该装置;伴热带6沿集水槽2中水流走向布局,又加上保温层4的作用,伴热带6的热量大量集中至集水槽2方向,防止水流结冰。
具体地,本体1下端面设有凹槽,保温层设为与凹槽配合的“凸”字状,保温层4的凸部插接在凹槽内,与凹槽配合卡接;保温层4的平台部抵在本体1下端面;伴热带6设置在凹槽内与凸部相抵。
凹槽内设有伴热带6,再将“凸”字状的保温层4的凸部插接在凹槽内,凸部与伴热带相抵,并卡接在凹槽内,使得连接牢固;保温层4的平台部抵在本体下端面,连接牢固,保温效果更好。
具体地,凹槽上端面设有用于集中伴热带6热量的小口5。
伴热带6的热量向上传递,即向集水槽2方向传递,开设小口5可以将热量集中在小口5内,实现热量集中传递。
具体地,凹槽沿集水槽2中水流走向布局,小口5随着凹槽沿集水槽2中水流走向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1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