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超声电导仪的探头防烫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9646.X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9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德而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防烫 电路 电子制冷片 超声电极 超声 电导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应用 医疗设备领域 本实用新型 数字电位器 微处理器 电阻调节 端部配置 供电支路 监测探头 控制方便 烫伤皮肤 温度过高 治疗效果 探头端 医疗事故 触发 制冷 节约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超声电导仪的探头防烫保护电路。通过在超声电极探头的端部配置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电子制冷片,不但可以监测探头的即时温度情况,还可以在温度过高时及时触发启动电子制冷片,降低探头端面的温度,从而使得超声电极探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产生灼热感,提升治疗体验甚至治疗效果,杜绝出现烫伤皮肤等医疗事故。同时还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对数字电位器的电阻调节,精确改变降温供电支路的电流,进而实现对探头温度的精确调整,节约制冷所需的电能。此外,所述探头防烫保护电路还具有控制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超声电导仪的探头防烫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的逐步发展,超声电导仪被引入透皮给药治疗领域,其通过超声电极探头来输出超声波及中频电,并利用瞬时高压脉冲在皮肤角质层打出电致孔,促进药物在皮肤及组织中的渗透、传递和吸收,弥补了传统的透皮给药方法渗透效果差和药物利用率低的缺点。
超声波能够进入人体深层组织细胞,药物、皮肤、皮下组织等可以将超声波的能量转化成热能,使这些部位的血管扩张,皮肤毛孔、汗腺导管等的口径扩大,从而增强吸收药物的能力。高频振荡的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改变皮肤层的结构,并且使角质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变得无序化,增加其渗透性。另外超声波的声微流作用还可以使药物向皮肤、汗腺及毛囊的通道转运,而且这种声微流还能产生切变力,来减小皮肤的屏障作用,从而使药物更容易扩散。同时由超声波的作用引起的介质和细胞内的气体分子、气泡的振动以及气泡的破裂形成空隙或空囊,称为空化效应,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些通道,大大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中频电是脉冲频率在1~100kHz的刺激电流。中频电作用于治疗部位时,引起人体组织内电子和离子的移动,主要在神经末梢产生极化或去极化的理化反应,进而引起感觉神经传导障碍的局部生理效应,具有镇痛、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供给、激发受损组织再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超声波和中频电的热效应在超声电导仪的治疗过程中会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同时也会导致超声电极探头和皮肤组织温度升高,致使患者产生不舒适感甚至灼伤。虽然现在己有多款超声电导仪被开发出来并运用到临床治疗中,但均未对超声电极探头的温度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体验甚至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前述现有超声电极探头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患者产生不舒适感,甚至会灼伤皮肤组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超声电导仪的探头防烫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超声电导仪的探头防烫保护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第一电阻、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MOS开关管、数字电位器、电子制冷片和第五电阻,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所述电子制冷片布置在探头的端部,并使所述电子制冷片的冷端朝向探头的端面;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正极电连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负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数字电位器的受控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MOS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MOS开关管的漏极,所述MOS开关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数字电位器的一端,所述数字电位器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子制冷片的正极,所述电子制冷片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德而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德而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9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发热肚脐贴
- 下一篇:微晶头及微针美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