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8648.7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2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傅明燕;苏立擂;林祥华;梁德娟;高延增;郭逸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3 | 分类号: | F21K9/23;F21V7/10;F21V19/00;F21V23/00;F21V29/50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的发光角度是指LED灯发出光线的散射角度。通常,小角度的LED灯主要应用于照射面较小而视角较远的情况,大角度的LED灯主要应用于照射面较大而视角较近的情况。现有的LED灯基本上是发光源单一,采用同一发光面且发光角度固定,这样,出光效果单一,不利于实现LED灯的多功能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ED灯发光源单一且发光角度固定,导致出光效果单一,不利于实现LED灯的多功能化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灯,该LED灯包括
泡壳,所述泡壳包括用以匀光的侧泡壳体和用以出光的上泡壳体,所述上泡壳体倒扣于所述侧泡壳体上且与所述侧泡壳体共同围成第一空腔;
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容纳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反光杯的内侧壁围成第二空腔且外侧壁能反光;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源和第二发光源,所述第一发光源位于所述侧泡壳体和所述反光杯之间,所述第一发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反光杯的所述外侧壁反光且经所述侧泡壳体匀光后从所述上泡壳体射出;所述第二发光源容纳于所述反光杯的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第二发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第二空腔从所述上泡壳体射出;
驱动和控制装置,用以驱动并控制所述发光组件上的所述第一发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侧泡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以将所述第一发光源发出光线的局部打散的微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微观结构为在所述侧泡壳体的内侧壁上开设多个围绕所述侧泡壳体的中心布置的竖条形凹槽或圆形凹槽或菱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侧泡壳体呈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泡壳体包括中心壳体和围绕所述中心壳体由所述中心壳体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边缘壳体,所述第一发光源的经匀光后的光线从所述边缘壳体射出,所述第二发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中心壳体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的杯口朝向所述上泡壳体,所述中心壳体为一与所述反光杯的所述杯口平行的平板,且所述中心壳体能完全盖住所述反光杯的所述杯口。
具体地,所述中心壳体和所述边缘壳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PCB板,所述第一发光源和第二发光源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反光杯设于所述PCB板上且将所述第一发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源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呈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还包括具有中空腔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的开口端设于所述侧泡壳体上,且所述散热件与所述泡壳围成密闭的容腔,所述中空腔连通于所述第一空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LED灯包括泡壳、反光杯、发光组件以及驱动和控制装置,其中,泡壳包括上泡壳体和用以匀光的侧泡壳体,上泡壳体倒扣于侧泡壳体上且与侧泡壳体共同围成第一空腔,反光杯的内侧壁围成第二空腔且外侧壁能反光,反光杯容纳于第一空腔内且反光杯的杯口朝向上泡壳体;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源和第二发光源,其中,第一发光源位于侧泡壳体和反光杯之间,第二发光源容纳于第二空腔内,也即,第一发光源和第二发光源由反光杯隔开,这样,第一发光源发出的光即可经反光杯的外侧壁反光且经侧泡壳体匀光后从上泡壳体射出,具有微光装饰效果,不刺眼,第二发光源发出的光经第二空腔从上泡壳体射出,故,在驱动和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该LED灯能实现不同的出光角度,不同的出光效果,做到光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灯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灯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LED灯的A-A剖面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100-泡壳、110-侧泡壳体、111-微观结构、120-上泡壳体、121-中心壳体、122-边缘壳体、130-第一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8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