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填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8349.3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0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法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40 | 分类号: | B29C44/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填料机构。
背景技术
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等热塑性高分子发泡物,由于不易控制其发泡的倍率,致使其在经一次模制发泡成型后尚难符合实际产品的需求,而需经再次加热模压成型的二次加工后,始得以获得品质稳定的工业化产品,而于已知技术中,对一次加工的发泡物进行二次加工的方法,其具体的技术内容有如中国第CN1074856A号专利中所揭露,透过一次加工程序所成型的发泡初胚,在尺寸与形状上相近于成品的尺寸及形状,继之,再将发泡初胚置入二次加工模具内之成型模室中,进行加热模压与冷却定型之二次加工程序,从而得以藉由该二次加工的加热模压程序使发泡初胚再次受热,而可被熔塑为具预设尺寸及形状的成品,再经冷却而固定其型态者。
而为确保发泡初胚经二次加工程序后,所得成品之尺寸与形状维持一致,即须使该发泡初胚在二次加工程序进行时,充满该成型模室的空间,而为达成此状态,已知技术则使一次成型所得的发泡初胚体积,大于该成型模室的容积,再以人力压缩该发泡初胚使之受挤压地填塞于该成型模室中,据以确保发泡初胚在再熔塑进行时得以充满该成型模室,以稳定产品的品质。
由人力将发泡初胚挤压进入成型模室的填料技术,极易使工作人员因长期过度施力而受到伤害,显非适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料机构,其易于将物品填入模具的模穴中,以进行模制成型。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填料机构,包含有:
一模,具有一开放的用以容纳一待填模的物品的模穴;
一震动件,具有一用以对位于该模穴穴口外的该待填模物品加以震动使之摇动地进入该模穴的穴口中的震动部,所述震动部位于该模穴的穴口外,;
一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震动件,以使得该震动件进行靠近或远离该模穴穴口的往复运动,以将该待填模物品推入该模穴中。
所述震动件具有一用以支撑该震动部进行震动运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是桥接于该震动部与该驱动部间。
所述支撑部具有数个的连接杆,可活动地分设于该驱动部上,并与该震动部固接。
所述支撑部更包含有数量为二的对接轴,是彼此同轴且相互抵接地分设于该驱动部与该震动部上。
各所述连接杆是环绕于二所述对接轴的周侧。
所述支撑部更包含有数个用以使二所述对接轴弹性地维持于彼此相互抵接的状态的弹性体。
数个所述弹性体分别为穿伸于各所述连接杆上的弹簧。
二所述对接轴彼此同轴抵接的对接端是呈凹凸互补的形状。
所述驱动部具有一呈板状的用以带动该震动部往复位移的驱动端。
所述震动部具有一板状的震动端,一设于该震动端上的用以使该震动端震动的震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以取代已知耗费人力所进行的填模作业,除提高效率外,可避免对于人体造成累积性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中4-4割面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中5-5割面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待填模物品未受震动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待填模物品受震动而进入模穴穴口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是显示待填模物品受震动及推送而进入模穴内的状态。
10:填模机构,20:模,21:底模身,22:模穴,30:驱动部,31:动力件,32:驱动端,33:滑杆,34:穿孔,40:震动件,41:震动部,411:震动端,4111:底端,412:震源,42:支撑部,421、422:对接轴,4211、4221:对接端,423:连接杆,424:弹性体,50:待填模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填料机构10,其主要包含了有一模20、一驱动部30以及二震动件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8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真空吸附功能的开合式发泡搅拌桶
- 下一篇:一种快速开合模的发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