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7577.9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6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文;高军科;朱丽君;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显示面板 模组 移动终端 按压 皮肤纹路 防水防尘效果 移动终端技术 本实用新型 设置方式 相对设置 孔位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该移动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相对设置,且所述显示面板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透过所述显示面板识别按压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皮肤纹路。上述方案,通过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下方,指纹识别模组透过显示面板识别按压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皮肤纹路;此种指纹识别模组的设置方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同时指纹识别模组的设置部位不用开设孔位,提高了指纹识别模组的防水防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其主要应用于屏幕解锁、手机支付、应用登录、资料加密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前置指纹识别为目前主流的指纹识别设计方式。常规的前置指纹识别设置方式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模组11位于手机10的下端,且需要避开手机屏幕12,此种设置方式导致手机10的下端区域较宽,影响机身的美观;同时,此种设置方式在触摸盖板上需要开孔,指纹识别模组11穿过触摸盖板固定,这样会影响指纹识别模组11区域的防水防尘效果,而且还会影响用户的触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指纹识别模组的设置方式导致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较低,防水、防尘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模组;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相对设置,且所述显示面板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透过所述显示面板识别按压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皮肤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下方,指纹识别模组透过显示面板识别按压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皮肤纹路;此种指纹识别模组的设置方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同时指纹识别模组的设置部位不用开设孔位,提高了指纹识别模组的防水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常规的前置指纹识别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与指纹识别模组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组与FPC连接器的设置关系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组在显示面板背部的设置关系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光部件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200,包括:
显示面板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210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20相对设置,且所述显示面板210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20,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20透过所述显示面板210识别按压在所述显示面板210上的皮肤纹路,例如,手指指纹、掌纹或趾纹,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7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