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控自封式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5571.8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2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邓杜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多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72;A61M5/168;A61M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刘秀娟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经济***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留置针 自封式 本实用新型 钢针 磁阀 磁控 静脉炎 一次性注射器 二次损伤 护理操作 护理效率 静脉血栓 留置导管 冲洗器 隔离塞 留置针 双腔管 磁铁 并发症 操控 阀孔 封管 敷贴 滑槽 滑块 漏液 针座 静脉 污染物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控自封式静脉留置针,它主要由留置导管(1)、针座(2)、钢针芯(3)、钢针芯隔离塞(4)、磁阀滑块(5)、磁阀滑槽(6)、阀孔(7)、操控磁铁(8)组成;本实用新型双腔管自封式静脉留置针操作极其简单,在留置针敷贴完整的情况下完成封管,无任何污染物进入,持续使用6天以上无任何静脉二次损伤、漏液、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病人舒适。没有消耗一次性注射器、冲洗器,节省护理操作步骤,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控自封式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2016年我国静脉大输液用量是120亿瓶,静脉输液装置使用量是32亿套,静脉留置针用量4亿个以上,主要是由美国BD公司合资企业、贝朗公司合资企业及山东威高公司、苏州林华公司等所生产的产品。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由不锈钢针芯、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不锈钢针芯与外套管一起刺入血管中,进入血管后抽出不锈钢针芯,让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由于留置在静脉内的是软管,避免了钢针对血管的损伤,病人可以带针轻度活动。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任何部位穿刺,一次穿刺可以连续或间隔多次、多天使用,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同时节省了大量医疗护理人力物力,具有健康经济学意义,因此中华护理学会倡导使用留置针输液,目前已在示范医院提倡“钢针零容忍”,建议2次以上的输液治疗全部使用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完毕后不需要拔除,留待下次输液时再用,停止输液后由于静脉回血,留置针堵管,因此留置时间长短一直存在争议,卫生行政部门、医院质控部门及留置针厂家都主张留置时间不超过3-4天。
静脉留置针堵管是因为血液回流进留置针导管腔内,血液中的血小板等凝血物质在低流速的导管内凝血、血栓形成进而堵管,为保证导管能重复使用必须通过封管技术防止堵管,特地开发了一系列的用具、药物、操作技术和《规范》、《标准》。美国由静脉输液协会每4年更新一次《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目前使用的《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6年版》,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11月14日发布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封管”已经成为医疗和护理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
目前标准方法“封管”方法为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封管液注入导管内进行“封管”,其原理是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封管液作为工作液质占据导管内空间后使血液及其凝血成分不能进入导管内;其次导管内的生理盐水能稀释进入的凝血物质,延缓凝血和血栓形成。但是该方法不能避免血液进入导管,其原因如下:其一,因为呼吸和心脏搏动导致人体外周静脉压力是波动的,留置导管末端处随每次心搏和呼吸呈现“吞吐现象”导致血液进入导管内,尤其是咳嗽和打喷嚏时胸腔高压传导至外周静脉;其二,血液中的血小板、细胞和凝血物质会扩散进入导管内达到一定的量后形成凝血块。最理想的防止静脉血液进入留置针导管的方法就是给导管装个“开关”,该开关越接近留置针导管末端越好。
标准的“封管”需要使用“正压接头”、“封管液”、“冲洗封管注射器”等器材,通过“三次脉冲式推注”以及“正压封管”等精细的技术操作完成。该方法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一次性使用的器材形成资源性浪费,增加了医疗废弃物和处理成本。
生理盐水“封管”的有效时间约4小时,只能用于间隙性输液的封管,超过4小时的“封管”使用肝素封管液。肝素是抗凝处方药,因此增加了医师的工作量;一部分病人因体质和病情不能使用肝素药液封管,这类病人每4小时“封管”一次,增加护理工作量,影响睡眠休息,影响病人舒适度。
现有一种在针座处使用机械活塞关闭或打开针座处输液通道的方法实行“封管”的留置针,无论其工作原理如何,都是在针座处形成“阀门”。在针座上操作外力传递至静脉内导致导管位移、脱落和划伤血管内膜,造成输液漏液、输液失败、静脉炎、静脉血栓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多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藏多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5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