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平面应力加载的简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4704.X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1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葛进进;徐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面 应力 加载 简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面应力加载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所处位置的静态围岩应力水平也将大大增加。在高应力围岩压力作用下进行巷道爆破施工,岩石受到的夹制作用更大,即岩石断裂过程中将同时受到爆生应力波、爆生气体和高地应力三者的影响。高围压下初始静态地应力场的效应不能忽略,岩石爆生裂纹的演化规律将发生改变。在此条件下进行深部巷道爆破施工与在浅埋巷道中的爆破施工相比,其爆破参数和工艺也将发生一定的改变。
为了掌握初始应力下岩石内部爆炸应力波的衰减规律、初始应力与裂纹扩展长度定量关系等,通过对介质材料其进行初始应力状态下爆破裂纹扩展机理的试验研究。而在进行此项试验时,需要给介质材料提供初始应力,此时就需要使用一种装置可以灵活的调节应力的大小,从而使得介质材料能够真实模拟深部围岩状态,使试验顺利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介质材料获得初始应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平面应力加载的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平面应力加载的简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施压螺杆(2)、旋转螺帽(3)、承压板(4);
所述装置主体(1)由金属钢板切割加工后焊接而成,为正方行结构,施压螺杆(2)为金属制成的带有螺纹的圆柱体,承压板(4)为金属制成的长方形板,装置主体(1)四面的中心处均预留一个圆孔,使施压螺杆(2)可以自由穿越装置主体(1),在装置主体(1)内侧的施压螺杆(2)一端上装有旋转螺帽(3),另一端连接着承压板(4);
所述承压板(4)为由长方形钢板制作而成,通过施压螺杆(2)与装置主体 (1)相连,用来直接给试件施加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平面应力加载的简易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工厂生产,装置主体可以通过旋转螺帽来抵挡施压螺杆向外的推力,装置主体内部的承压板与试件直接接触,可以用来给试件进行施压,在试件安放于四块承压板间之后,用一个扳手固定施压螺杆伸出装置主体外的一端,使其不得旋转,同时借助另一个扳手来转动旋转螺帽,使旋转螺帽顺时针转动,此时施压螺杆就会不断朝着装置主体内部前进,从而推动承压板的前进,当承压板与试件之间越来越紧密时,试件所受到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在装置主体的四个方向上都固定螺杆、转动旋转螺帽之后,就达到了给试件施加初始应力值的目的,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应力加载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装置主体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承压板正面示意图;
图1中:装置主体—1,施压螺杆—2,旋转螺帽—3,承压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平面应力加载的简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施压螺杆(2)、旋转螺帽(3)、承压板(4);
所述装置主体(1)由金属钢板切割加工后焊接而成,为正方行结构,施压螺杆(2)为金属制成的带有螺纹的圆柱体,承压板(4)为金属制成的长方形板,装置主体(1)四面的中心处均预留一个圆孔,使施压螺杆(2)可以自由穿越装置主体(1),在装置主体(1)内侧的施压螺杆(2)一端上装有旋转螺帽(3),另一端连接着承压板(4);
所述承压板(4)为由长方形钢板制作而成,通过施压螺杆(2)与装置主体 (1)相连,用来直接给试件施加压力。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将事先制作完成的试件放置在四块承压板(4)之间,将承压板(4)与试件接触紧密,然后固定施压螺杆(2)的外伸一端,同时转动旋转螺帽(3),此时施压螺杆(2)不断推进承压板(4)朝试件方向行进,进而给试件施加初始应力,试件在获得初始应力之后,下一步试验就可以顺利展开。
上述实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4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织物强力机的测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碳板锚固性能测试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