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肠输药插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1664.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利华;童蓓;王芳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油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药 输药管 直肠 缓存腔 本实用新型 插管系统 莫非氏管 插入式 肠道黏膜 扶正过程 管道堵塞 可拆卸式 位置连接 集液瓶 左侧壁 药瓶 筛网 过滤 损伤 疼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肠输药插管系统,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接的可拆卸式输药瓶、上输药管、莫非氏管及下输药管;上输药管与莫非氏管之间增加输药缓存腔,输药缓存腔中部设置插入式筛网,输药缓存腔左侧壁与插入式筛网上端面相接的位置连接过滤集液瓶。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高直肠输药效率,避免输药过程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避免输药过程中输药管发生管道堵塞,避免输药管扶正过程对患者产生二次疼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药插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肠输药插管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医疗及护理过程中,对于肠道类疾病的治疗通常情况下需要增加肠道直接用药,现有的肠道用药插管,通常情况下是借用临床输液管进行肠道输液,此种用药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肠道用药的需求,但存在安全隐患,由于输液管的前端通常为平齐口棱角,容易对病人的肠粘膜造成损伤,产生次级危害,与此同时,基于特殊用药需求,通常情况下,肠道输药管尺寸较长,而输药管大多软管结构,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软管堵塞现象,需要对输药管进行扶正处理,扶正过程容易对患者二次疼痛。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直肠输药管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一种直肠输药插管系统,提高直肠输药效率,避免输药过程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避免输药过程中输药管发生管道堵塞,避免输药管扶正过程对患者产生二次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直肠输药管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一种直肠输药插管系统,提高直肠输药效率,避免输药过程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避免输药过程中输药管发生管道堵塞,避免输药管扶正过程对患者产生二次疼痛。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肠输药插管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接的可拆卸式输药瓶(1)、上输药管(2)、莫非氏管(3)及下输药管(4);所述上输药管(2)与莫非氏管(3)之间增加输药缓存腔(203),所述输药缓存腔(203)中部设置插入式筛网(20300),输药缓存腔(203)左侧壁与插入式筛网(20300)上端面相接的位置连接过滤集液瓶(20301);
所述下输药管(4)底端为输药口出口端(400),输药口出口端(400)设置为圆弧形平滑结构;
所述输药口出口端(400)中心位置设置竖向输药孔(401);下输药管(4)侧壁靠近输药口出口端(400)的位置设置侧向输药孔(402);
所述下输药管(4)内部设置有刚性PVC内导杆(41),刚性PVC内导杆(41)顶部连接上端部十字支撑架(4101),刚性PVC内导杆(41)底部连接下端部十字支撑架(4102),刚性PVC内导杆(41)通过上端部十字支撑架(4101)和下端部十字支撑架(4102)装配于下输药管(4)内壁,上端部十字支撑架(4101)的宽度和下端部十字支撑架(4102)的宽度均大于下输药管(4)内径。
进一步,所述竖向输药孔(401)的孔径大于侧向输药孔(402)的孔径。
进一步,所述竖向输药孔(401)的孔径大小为2~3mm。
进一步,所述上输药管(2)中部设置有控制开关阀(20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肠输药插管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油市人民医院,未经江油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1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食道涂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