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肢胸部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0823.8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5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荣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结构 上肢 承托部 胸腹部 胸部 本实用新型 固定带 静止 手臂 带状结构 断指再植 固定患肢 肢体固定 悬吊部 组连接 两组 压紧 配置 卧床 制动 休息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包括:承托部,其配置有支撑手臂的底部和设置在底部两侧的两组连接部;以及悬吊部,其呈带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承托部的底部两侧的连接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其配置在承托部的上侧,并固定在人体的胸腹部,固定带将手臂上侧的至少一组连接部压紧在胸腹部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本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固定患肢后,可将断指再植的手指牢牢地固定在胸腹部,达到了局部制动,相对固定静止的作用,与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固定静止的作用相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肢胸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手外伤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类急诊外伤,断指再植手术已成为手外科的一项常规技术。断指再植术后因再植部位血管张力高、脆性大,吻合口易发生痉挛或栓塞,而引起再植手指的缺血坏死,故术后一般绝对卧床制动7-10天,甚至10-14天。但长时间卧床休息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腰背酸痛,难以忍受,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致腹部胀气、腹痛、便秘、食欲减退等,并产生烦躁心理。并且术后病人久卧病床、制动过久,肩关节不能活动,易造成关节粘连。
而如何预防患者术后发生上述并发症,目前临床上缺少有效的预防方法,因而部分患者不能坚持配合上述长期卧床制动,会擅自过早下床。不适当的过早下床活动,尤其是上肢的活动加剧、体位不适,易使血管受牵拉而导致发生反射性的痉挛。下床活动过早还可造成骨、肌腱固定不牢,或意外的损伤致使吻合口撕脱,导致再植手术失败,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患指血运的情况下,让患者早期下床大小便,缩短卧床时间,减轻卧床带来的腰背酸痛不适,减少便秘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是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行技术中的上肢悬吊带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易引起断指吻合的血管受牵拉、痉挛缺血,骨与肌腱也因固定不牢而易错位或撕脱。因而其使用会降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申请公布号为CN 102475592 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05月3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医用上肢护理悬吊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肘部托套,颈肩吊带,辅助固定带,连接扣,连接扣分布在肘部托套的顶点与边上,颈肩吊带、辅助固定带通过连接扣与肘部托套连接。其辅助固定带的设置不合理,其固定时,会压迫到手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装配的上肢胸部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包括:承托部,其配置有支撑手臂的底部和设置在底部两侧的两组连接部;以及悬吊部,其呈带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承托部的底部两侧的连接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其配置在承托部的上侧,并固定在人体的胸腹部,固定带将手臂上侧的至少一组连接部压紧在胸腹部前。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粘扣的形式可调式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缝制在其中一组连接部上,并位于两组连接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承托部的底部设置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悬吊部上设置有调节悬吊部长度的调节扣。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的宽度配置为6至12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承托部与固定带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荣军医院,未经浙江省荣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0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戴式手臂外骨骼支架
- 下一篇:一种颈椎外固定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