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圆筒铸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7670.1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7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强;桑英涛;刘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旅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圆筒 铸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端半封闭小型圆筒铸件模具。
背景技术
一般的圆筒类铸件,内腔直通,或者单侧有台阶,模具可以轴向或者径向分型,短的铸件一般径向分型,长的铸件一般轴向分型。结构相对简单,后续铸造造型、合箱等都易于操作。而当遇到复杂的圆筒类小型铸件时,这种一般的模具分型方式不能满足要求,这类铸件两侧都是半封闭状态,四周无孔,在单侧的外部还有标识要求,并且内腔圆度还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造成制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两端半封闭小型圆筒铸件的制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圆筒铸件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圆筒铸件模具,包括外模具和芯盒,外模具包括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为径向分型,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之间设有分型面3,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内部设有整体的内腔砂芯6,内腔砂芯6的芯盒为径向分型,内腔砂芯6下部通过砂芯定位8安装下侧砂芯7。
所述内腔砂芯6和下侧砂芯7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1mm以内。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圆筒铸件模具,采用径向分型,标识部分可以在模具上直接做出;内腔部分采用整体砂芯,有效的保证砂芯的圆度;在标识对侧的外部增加砂芯,把漏孔大部分设计成定位,内腔砂芯的定位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圆筒铸件模具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圆筒铸件模具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圆筒铸件模具砂芯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圆筒铸件模具砂芯仰视结构图。
图中:1、上型模具,2、下型模具,3、分型面,4、定位芯头,5、标识,6、内腔砂芯,7、下侧砂芯,8、砂芯定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圆筒铸件模具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外模具和芯盒,外模具包括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为径向分型,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之间设有分型面3,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内部设有整体的内腔砂芯6,内腔砂芯6的芯盒为径向分型,内腔砂芯6下部通过砂芯定位8安装下侧砂芯7。
外模具采用径向分型,标识部分可以在模具上直接做出,提高美观度。如果采用轴向分型,标识部分需要增加砂芯来实现,但由于砂芯和砂型之间接缝的客观存在,无论后续怎样打磨处理,铸件整体的外观都不理想。
内腔部分采用整体砂芯,并且砂芯芯盒也采用径向分型,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砂芯的圆度,进而可以让铸件获得好的圆度。
在铸件的下侧增加砂芯,和内腔砂芯相互组合。由于两侧是半封闭状态,四周无孔,这样内腔砂芯的定位很困难,只能从两侧漏空的部分设计定位,且由于是小型铸件,漏空部分本身就比较小,在这个有限的区域内需要设计出对接部位和定位,势必会造成定位很小,起不到定位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内腔砂芯位置偏差很大,甚至错误。在标识对侧的外部增加砂芯,这样可以把漏孔大部分设计成定位,定位加大可以解决以上遇到的难题。
两个砂芯需要采用覆膜砂加热制芯方式,不仅效率高、尺寸精度好,而且成型规整,更重要的是表面硬度高,能够获得非常好的定位效果。
砂芯之间定位的稍度需要加大20°左右,配合间隙要确保在0.1mm以内。大稍度方便下芯,减少蹭胎,小配合间隙可以确保内腔砂芯定位更加稳固。但上箱芯头的配合间隙要稍大一些,0.5mm左右,防止由于砂箱定位配合精度、砂芯本身形位精度偏差等而导致上箱合箱时和内腔砂芯之间造成蹭胎,进而给铸件带来缺陷。
砂芯芯盒材质需要HT300,尺寸稳定,并且能提高寿命,必须经过去应力处理。内腔砂芯芯盒的定位销和定位套需要采用优质模具钢制作,之后淬火处理,硬度需要达到HRC50以上,这样可以让芯盒保持更长时间的定位精度,进而保证内腔砂芯的圆度。当下箱砂型造好后,先放下侧砂芯,之后再放内腔砂芯,放入后要确保平稳,定位牢靠。圆筒铸件有标识的一侧要放在上箱,分型面的位置要放在中间靠下的部位,这样可让下侧砂芯更矮一些,砂芯之间的定位部分离分型面更近一些,在下内腔砂芯的时候,更便于观看,一次下到位,进而减少因为反复下芯而带来的蹭砂缺陷。模具上的标识部分要清晰,线条侧面的表面粗糙度要达到Ra1.6以上,尖角部位要处理圆滑,最小处的圆角要达到R0.3以上,这样既能确保铸件标识清楚美观,又能利于铸造造型。这种技术的适用性更广,可以应对几乎所有圆筒类铸件模具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旅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旅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7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