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焊核压痕深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7611.4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7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毛晴伟;邓林;梁杰;刘霆;胡攀登;谭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科利(武汉)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8 | 分类号: | G01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徐杨松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痕 深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焊核压痕深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点焊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连接技术,尤其是汽车外覆盖件集成,电阻点焊的使用率占到总连接数的80%以上,而作为评价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焊核压痕深度体现了焊接后板材的减薄程度,影响焊接的连接强度,因此在评价焊接质量中被非常重视。申请号为CN20162108935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焊核压痕深度测量装置,以游标卡尺作为基础测量工具,在主尺和游标上设置特质的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来测量具有凹凸特征的焊点处焊核厚度,从而计算出焊核压痕深度,表征焊接质量;但由于第一测量头与主尺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测量头与游标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当需要将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拆卸下来作为游标卡尺使用时,还需借助专门的螺丝刀等工具,且操作繁琐,需耗费大量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焊核压痕深度测量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焊核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包括主尺和游标,所述游标套设于所述主尺上,且可沿所述主尺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主尺上设有固定量爪,所述游标上设有活动量爪;所述新型焊核压痕深度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所述固定量爪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测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测量头与所述固定量爪之间铰接;所述活动量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测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第二测量头与所述活动量爪之间铰接;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用于将收起时的第一测量头锁紧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测量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通孔内还设有用于将工作时的第一测量头锁紧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测量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用于将收起时的第二测量头锁紧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二测量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相对应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二通孔内还设有用于将工作时的第二测量头锁紧的第四凸起,所述第二测量头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凸起相对应的第四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测量头可通过旋转收纳于固定量爪的第一通孔内,第二测量头可通过旋转收纳于活动量爪的第二通孔内,以便于将该新型焊核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当作游标卡尺使用,相较于用螺丝刀等工具将测量头拆卸下来,操作更加便捷;同时将测量头均旋转至收纳于通孔中,可避免在运输或取拿的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外露的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的破损,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重合。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第一测量头的生产制造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重合。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第二测量头的生产制造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测量头的第一工作端以及所述第二测量头的第二工作端均为尖锐状。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测量头能够进入压痕内并抵触到压痕的底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测量头上远离所述第一工作端的第一非工作端为圆弧状,且圆弧状所述第一非工作端上设有多个第一凹槽。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测量头上远离第一工作端的第一非工作端设置成圆弧状,且设置多个第一凹槽,方便操作人员在旋转第一测量头时施力。
进一步:所述第二测量头上远离所述第二工作端的第二非工作端为圆弧状,且圆弧状所述第二非工作端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二测量头上远离第二工作端的第二非工作端设置成圆弧状,且设置多个第二凹槽,方便操作人员在旋转第二测量头时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焊核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尺、11为固定量爪、111为第一通孔、112为第一凸起、113为第二凸起、2为游标、21为活动量爪、211为第二通孔、212为第三凸起、213为第四凸起、3为第一测量头、31为第一卡槽、32为第一工作端、33为第一非工作端、331为第一凹槽、4为第二测量头、41为第三卡槽、42为第二工作端、43为第二非工作端、431为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科利(武汉)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未经赛科利(武汉)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7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