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座椅智能折叠及调节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5441.6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6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流东;路攀;赵振锋;姬满磾;张世君;刘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单元 折叠 调节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动开关 电动座椅 一键开关 传感器 电机电流传感器 电机霍尔传感器 电机驱动回路 电源管理单元 前后角度调节 霍尔传感器 微处理单元 电机信号 方便操作 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 位置发送 折叠收纳 智能算法 自动记忆 自动识别 自动探测 总线单元 座椅靠背 座椅座垫 智能 限位点 操控 防夹 禁用 座椅 指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动座椅智能折叠及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微处理单元、一电源管理单元、一总线单元、一开关信号采样单元、一电机电流传感器采样单元、一电机驱动回路单元、一霍尔传感器电机信号采样单元、SBR传感器采样单元、电机霍尔传感器、SBR传感器、一两向电动开关、一键开关。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轻触一键开关就可实现座椅的折叠收纳。2)通过两向电动开关实现座椅靠背的前后角度调节。3)自动识别限位点,任意位置自动记忆。4)通过智能算法实现防夹功能。5)自动探测座椅座垫上的载荷,实现折叠功能的禁用。6)实现从多个位置发送操控折叠功能的指令,以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座椅智能折叠及调节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乘用车的内部空间管理:即根据乘车人员的多少,可以灵活地调节车内座椅状态,以便达到更好的乘车体验(即舒适性和便利性等)。或是可以装载更多的行李物品。
汽车座椅靠背折叠是目前乘用车内的座椅状态变化的主要方式,其中电动座椅靠背的折叠都是用两个电机实现,一个电机用来解锁,另一个用来折叠,这种方式的主要不足在于:
1)电机多及其线束复杂,导致系统成本比较高;
2)缺乏智能化考虑,无法实现对座垫上乘客或行李进行有效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中后排电动座椅调节方式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一个电机,同时驱动折叠和解锁,控制座椅靠背折叠和整体收起的电动座椅智能折叠及调节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座椅智能折叠及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微处理单元、一电源管理单元、一总线单元、一开关信号采样单元、一电机电流传感器采样单元、一电机驱动回路单元、一霍尔传感器电机信号采样单元、SBR传感器采样单元、电机霍尔传感器、SBR传感器、一两向电动开关、一键开关;所述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开关信号采样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机电流传感器采样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霍尔传感器电机信号采样单元的信号输出端、SBR 传感器采样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机驱动回路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的I/O通讯口通过总线单元与所述车身匹配端通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入端与车身电源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的电源输入口连接给所述微处理单元供电并进一步通过所述微处理单元给所述总线单元、开关信号采样单元、电机电流传感器采样单元、电机驱动回路单元、霍尔传感器电机信号采样单元、SBR传感器采样单元、电机霍尔传感器、SBR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一键开关和两向电动开关均与所述开关信号采样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回路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一驱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电机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中,用以感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位置;所述SBR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用以感知座椅座垫上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两向电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座椅座垫的边侧,以方便乘坐人操作;所述一键开关安装在中控台上或/和电动座椅的座椅靠背上或/和行李厢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键开关能完成所述电动座椅的翻折和收起。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轻触一键开关就可实现座椅的折叠收纳。
2)通过两向电动开关实现座椅靠背的前后角度调节。
3)自动识别限位点,任意位置自动记忆。
4)通过智能算法实现防夹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5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