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3973.6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3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武;杨永杰;魏昆仑;赵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端木传斌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编织网 山墙 经线 本实用新型 煤矿掘进 防护 连接件 固接 纬线 过程安全 掘进施工 连接方式 网状体 重合 网格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包括钢丝绳编织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编织网本体由第一钢丝绳构成的纬线和第二钢丝绳构成的经线在重合处通过连接件固接构成的网状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改变钢丝绳编织网本体的纬线和经线的连接方式,使用连接件固接,保证钢丝绳编织网的网格不变,起到防护山墙危岩活矸的目的,保证掘进施工过程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开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
背景技术
掘进施工过程中顶板及山墙的防护使用阻燃绳编织的护山网,这种护山网的耐磨度很低,很短时间阻燃绳与巷道顶板及山墙摩擦出现断裂,其防护效果锐减,更换不及时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采用钢丝绳纵横交叉形成网状代替阻燃绳编织网作为护山网,钢丝绳硬度高,难以编织,只能在交叉处采用钢丝绳同时穿过弹簧垫圈的方式固定,这种护山网使用过程中,弹簧垫圈产生滑动,护山网格网眼孔放大,有的甚至连续滑动10几个接头,出现1m以上的大眼孔,无法起到防护山墙危岩活矸的目的,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掘进施工过程安全的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包括钢丝绳编织网本体,所述的钢丝绳编织网本体由第一钢丝绳构成的纬线和第二钢丝绳构成的经线在重合处通过连接件固接构成的网状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连接件为钢丝,钢丝一端穿过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中部后与另一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连接件为钢丝,钢丝一端穿过第一钢丝绳中部后交叉再穿过第二钢丝绳,钢丝呈“8”字与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改变钢丝绳编织网本体的纬线和经线的连接方式,使用连接件固接,保证钢丝绳编织网的网格不变,起到防护山墙危岩活矸的目的,保证掘进施工过程安全;连接件为钢丝,钢丝穿过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中部后封闭,受力均匀,避免了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局部的断裂,保证了钢丝绳编织网的设有寿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钢丝绳;2、第二钢丝绳;3、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掘进顶板及山墙防护的钢丝绳编织网,包括钢丝绳编织网本体,钢丝绳编织网本体由第一钢丝绳1构成的纬线和第二钢丝绳2构成的经线在重合处通过连接件固接构成的网状体;连接件为钢丝3,钢丝3一端穿过第一钢丝绳1与第二钢丝绳2的中部后与另一端封闭。
实施例2
钢丝3一端穿过第一钢丝绳1中部后交叉再穿过第二钢丝绳2,钢丝呈“8”字与第一钢丝绳1和第二钢丝绳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3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