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粒的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3633.3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8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兆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4 | 分类号: | B29B13/04;B29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8 | 代理人: | 冯现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塑料粒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塑料粒子的黏度与注塑、吸塑、挤塑工艺要求:注塑的要求黏度在2.7;吸塑的要求黏度在2.2;挤塑的要求黏度在3.2。黏度高的,流动性就低,用注塑肯定是不行的,最好是挤塑了。
本发明人发现,目前,对塑料粒子的收集,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收集,不仅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效率低下;同时,人工收集塑料粒子时,由于效率低,对于刚刚加工完毕的高温塑料粒子,长时间堆积易发生粘结,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合格塑料粒子的产出率。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塑料粒的收集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塑料粒的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对塑料粒子的收集,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收集,不仅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效率低下;同时,人工收集塑料粒子时,由于效率低,对于刚刚加工完毕的高温塑料粒子,长时间堆积易发生粘结,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合格塑料粒子的产出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塑料粒的收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塑料粒的收集装置,其中,该塑料粒的收集装置包括有:
底座、外筒、内筒、搅拌桨、出料管、出料管口封盖、出料管进口、出料管支管、电机、托盘和风机;
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顶部边沿固定套接有外筒,且托盘的顶部中间套接内筒;所述内筒中间的托盘上设置有搅拌桨,且搅拌桨底部穿过托盘与设置在托盘底部的电机转动相连接;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托盘上设置有呈环形阵列的8个风机;所述托盘上电机所在位置的外圈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出料管进口;所述出料管进口设置在出料管支管的顶部,且出料管支管底部均连接在出料管弯管顶部;所述出料管的出口端外套接有出料管口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外壳为喇叭状结构,且内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壁上开设有为100目的通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为四个结构与内筒相对应的上宽下窄的竖板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的桨叶底部与设置在托盘上的出料管进口相平齐。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内筒外壳为喇叭状结构,且内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滑道的设置,有利于使刚刚加工好的塑料粒沿着螺旋滑道向下滑落,增加塑料粒的滑落时间。
2.本实用新型托盘上设置有风机的设置,有利于对内筒内的塑料进行降温散热,避免塑料因温度过高而重新粘结在一起。
3.本实用新型搅拌桨与内筒筒壁为螺旋式滑道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塑料粒下落的停留时间,能够借助于风机进行快速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前方轴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无底座结构左下方轴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无底座无外筒结构右上方轴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6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筒,3、内筒,4、搅拌桨,5、出料管,6、出料管口封盖,7、出料管进口,8、出料管支管,9、电机,10、托盘,11、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7,塑料粒的收集装置,包括有:
底座1、外筒2、内筒3、搅拌桨4、出料管5、出料管口封盖6、出料管进口7、出料管支管8、电机9、托盘10和风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兆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兆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3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塑料膜边料回收机
- 下一篇:塑料烘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