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3372.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术昕宇;杨华为;张晓刚;赵艳春;张生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信威广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2J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7249 | 代理人: | 李舜江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无线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无线网的研究。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灵活性强等优点的无线网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标准,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网的进一步应用。
对高压电网进行检测维修时,高压电线塔上的设备安装高度较高,工作人员检修维护时需爬上高压塔,维护工作费时费力,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高压配电网上设备较多现场维护工作量更大。需设计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与现场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现在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供电单元多采用单电源供应方式,工作过程中供电电源失效或电能质量不佳,会影响无线通信装置的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给无线通信装置替换供电的过程设备会造成设备运行中断。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装置,包括主板和手持式机壳,所述主板上设有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有输入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触摸显示屏和存储模块;触摸显示屏设置在手持式机壳表面,所述触摸显示屏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
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接口电路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通过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触摸显示屏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检测维护设备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输入模块包括音频输入单元和输入键盘;
所述音频输入单元通过音频接口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模块包括DDR2 RAM存储器和Flash闪存。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模组包括主电池模块,所述主电池模块连接有主电池控制电路和充电保护电路;
主电池模块包括主电池和第一充电电容,副电池模块包括副电池和第二充电电容;
充电保护电路通过副电池模块连接有电池切换电路;主电池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电池切换电路输出端连接,并且主电池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电池切换电路输出端连接点为供电模组的输出端;所述供电模组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电池切换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
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到主电池中间电极,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二MOS管的源极,第二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到副电池,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
进一步的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芯片和第二电源芯片;第一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压检测器和反相器与第二电源芯片连接;
第一电源芯片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源芯片的输入端均连接到电池切换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源芯片的使能端连接;
第一电源芯片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
第一电源芯片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第一二极管的阳极;
第二电源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点为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第二电源芯片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电容接地。
进一步的,主电池的正极通过充电电路连接到外部的充电接口。
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控制主电池控制电路控制主电池作为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电压,主电池供电时,中央处理模块输出高电平到主电池控制电路输入端,主电池控制开关电路接通,主电池作为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电压,主电池中间电极输出高电平电池切换电路开关关闭,副电池不工作,主电池电量耗尽或拔出时,主电池的中间电极输出低电平电池切换电路,电池切换电路开关导通,副电池给装置供电,主电池和副电池正极端均连接有超级电容,主副电池切换过程由超级电容器供电,实现电池切换无缝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信威广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信威广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3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触摸屏的组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3D手机后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