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宽频带分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3035.6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峰;林国营;宋强;张永旺;党三磊;刘忠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5/04 | 分类号: | G01R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串联 宽频 带分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宽频带分压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分压器采用电磁耦合原理或电容串联分压原理,将高电压按一定的比例转换为小电压,输出给测量、计量或保护装置。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并网,以及负载端用电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电网中的直流以及谐波成分增大,严重影响了传统电磁式和电容分压式原理的分压器的测量准确性。
为了满足实际测量要求,分压器应能准确测量直流分量和0-3kHz的谐波分量。但现有的电磁式分压器以硅钢片作为铁芯,其频率响应限制在10-400Hz;传统的电容分压器式分压器由于电极内存留剩余电荷会引入高压暂态过程。因此,这两种常见原理的分压器不能满足直流及谐波分量测量要求。
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分压器原理的分压器,理论上可以做到宽频率响应,但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和元件参数的离散性,完成装配以后会出现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这一偏差无法修正,导致了频率响应范围仍不能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宽频带分压器,解决了由于工艺条件和元件参数的离散性,完成装配以后会出现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这一偏差无法修正,导致了频率响应范围仍不能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宽频带分压器,包括高压臂和低压臂;
所述高压臂与所述低压臂电气连接;
所述低压臂包括一个第二分压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可调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可调电容和所述第二电阻并联连接;
其中,所述可调电容用于调整其电容值,使得其电容值和第二电阻阻值的乘积与所述高压臂的电阻阻值和电容值的乘积相等。
优选地,所述可调电容包括第二上金属极板、第二下金属极板和距离调整机构;
所述第二上金属极板和所述第二下金属极板平行且相隔预置距离设置;
所述距离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预置距离。
优选地,所述距离调整机构包括:绝缘螺钉和绝缘手轮;
所述第二上金属极板和所述第二下金属极板为圆形极板;
所述绝缘螺钉竖直贯穿于所述第二上金属极板、所述第二下金属极板和所述绝缘手轮;
所述绝缘手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绝缘手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绝缘螺钉螺纹连接;
所述绝缘螺钉和第二上金属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金属极板和所述第二下金属极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压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金属极板,相邻两两所述第一金属极板通过绝缘支撑柱间隔第二预置距离,且相邻两两所述第一金属极板并联有第一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的外沿固定设置有均压环。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宽频带分压器还包括绝缘高压腔和绝缘低压腔;
所述绝缘高压腔与所述绝缘低压腔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柱固定连接;
所述高压臂设置于所述绝缘高压腔内;
所述低压臂设置于所述绝缘低压腔内;
所述绝缘高压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插座,所述高压臂引出导线通过所述密封插座与所述低压臂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内充满绝缘气体。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宽频带分压器还包括绝缘伞套,所述绝缘高压腔和所述绝缘低压腔设置于所述绝缘伞套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宽频带分压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绝缘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绝缘螺钉通过气封装置竖直贯穿所述底座的顶部后,在所述底座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绝缘手轮螺纹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阻容并-串联的宽频带分压器,包括高压臂和低压臂;所述高压臂与所述低压臂电气连接;所述低压臂包括一个第二分压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可调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可调电容和所述第二电阻并联连接;其中,所述可调电容用于调整其电容值,使得其电容值和第二电阻阻值的乘积与所述高压臂的电阻阻值和电容值的乘积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3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