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1970.9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6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文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天佑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配置也越来越好,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如何能够保证发热部件有效的散热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都是使用风冷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但是在炎热的夏天,风冷不能较好的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这就导致发热部件温度过高,不仅影响使用寿命,还会造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散热系统,用于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包括机箱、风冷装置和水冷装置,所述机箱内通过隔板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一进风窗口和第一出风窗口,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二进风窗口和第二出风窗口,发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风冷装置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出风窗口,所述散热器与发热部件通过导热管连接,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远离所述第一出风窗口的一侧,所述风扇能够将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出风窗口吹出,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冷却器和水管,所述冷却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冷却器与发热部件之间通过所述水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风窗口和所述第二进风窗口处设有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多片散热片,多片所述散热片平行设置,所述导热管穿过所述散热片使得所述散热片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相邻两片所述散热片之间的间距为2-4mm。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采用铝片或铜片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发热部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冷却器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冷却器工作或停止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设有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风冷和水冷共同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发热部件的温度不会过高,较好的保证了计算机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计算机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机箱;111-隔板;112-第一腔体;113-第二腔体;114-第一进风窗口;115-第一出风窗口;116-第二进风窗口;117-第二出风窗口;118-过滤网;119-吸音棉;12-风冷装置;121-散热器;122-风扇;123-导热管;13-水冷装置;131-冷却器;132-水管;14-发热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天佑,未经文天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1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玩偶(兔子)
- 下一篇:体测站器材(2代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