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夹角位置漏光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1664.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4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兴;陈宽;雷辉;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夹角 位置 漏光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止夹角位置漏光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B8新开机种大部分都为HADS工艺的窄边框机种,模组点灯时左右两侧容易漏光,尤其靠近入光侧的的左右两侧较为严重,靠近入光侧的两个夹角位置也容易出现漏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夹角位置漏光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胶框和LED灯条,所述背板呈方形,所述背板的后端面设有卷边,所述LED灯条设于卷边内,所述背板的上边缘和左右边缘均设有边框,所述胶框呈三个侧边围成的一边开口的方框结构,所述胶框设于边框内,所述胶框的开口朝后,所述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均设于胶框内,所述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从下至上依次叠放在背板上,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上端面与所述胶框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边缘印刷有第一遮光涂层和两个第二遮光涂层,所述第一遮光涂层呈四个侧边围成的方框结构,所述第一遮光涂层的外边缘与光学膜片组的外边缘对应平齐,两个所述第二遮光涂层设于第一遮光涂层所围成的范围之内,两个所述第二遮光涂层呈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所述第二遮光涂层分设于第一遮光涂层的左后角和右后角处,所述第二遮光涂层的两直角边分别与第一遮光涂层的对应边相接,所述所述光学膜片组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凸耳,所述胶框的左右两侧边上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凸耳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凸耳的厚度相同,所述胶框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上均粘贴有第一胶带,所述第一胶带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粘贴在凸耳的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遮光涂层的宽度为0.3-0.7mm。
进一步,所述第一遮光涂层和第二遮光涂层均为黑色。
进一步,所述第一胶带的边缘超过胶框的内边缘,所述第一胶带超过胶框内边缘的部分粘贴在光学膜片组上。
进一步,所述胶框前侧边上端面粘贴有第二胶带,所述卷边上粘贴有第三胶带,所述第一胶带、第二胶带和第三胶带的上端面平齐。
进一步,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和胶框的左右侧边的内边缘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胶带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第一胶带的内边缘相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第一遮光涂层能够对从导光板的边缘折射出的光线进行遮挡和吸收,减少了从胶框和光学膜片组之间的间隙漏出的光线,减少了背光模组边缘的漏光现象;第二遮光涂层能够对导光板折射到光学膜片组靠近入光侧的两个夹角处的光线进行遮挡和吸收,减少背光模组靠近入光侧的两个角处的漏光现象,防漏光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粘贴有胶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左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未粘贴胶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反射片;3、导光板;4、光学膜片组;5、胶框;6、LED灯条;7、卷边;8、边框;9、第一遮光涂层;10、第二遮光涂层;11、凸耳;12、凹槽;13、第一胶带;14、第二胶带;15、第三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1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漏光的背光模组
- 下一篇:用于导光板安装限位的限位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