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隔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1057.9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4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逢;牟桂芹;隋立华;赵乾斌;唐晓丽;姚猛;宋项宁;厉建祥;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4 | 分类号: | B01D53/74;B01D53/86;B01D53/44;C02F1/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隔 低温 等离子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隔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包括低温等离子体电源、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和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插入反应器,在介质流动方向上间隔布设,介质通过间隔布设的放电单元之间的非放电区域的时间为0.1s‑50s。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废水和废气间隔放电,降低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活性粒子的复合机率,提高了活性粒子降解废水和废气中的污染物的效率,降低了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机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和废气处理的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间隔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大量VOCs排入大气,与NOx、SOx、O
为了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人们针对废气处理中低温等离子体的作用机理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低温等离子体中能量的传递大致为:电子从电场中得到能量,通过碰撞将能量转化为分子的内能和动能,获得能量的分子被激发,与此同时,部分分子被电离,这些活化了的粒子相互碰撞从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因等离子体内富含的大量活性粒子如离子、电子、激发态的原子和分子及自由基等,从而为等离子体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处理VOCs和恶臭物质提供了条件。但在对VOCs和恶臭物质进行降解的过程中,活性粒子往往未与VOCs和恶臭物质进行反应时已经被新产生的高能电子激发的新的活性粒子复合,从而活性粒子的利用率不高。
此外低温等离子体的放电介质为空气或氧气时能够产生O
因此降低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活性粒子的复合机率,也就意味着提高了活性粒子降解VOCs和恶臭物质的效率,降低二次污染物生成机率。
针对上述问题,虽然专利CN204429064U、CN204380489U、CN201830541U、CN103418217B、CN204485611U、CN203002160U均提及了多级串联放电,但这些专利的技术方案只是简单地增加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级数和总输入功率,与本实用新型在相同功率输入的前提下间隔布设等离子体发生器,有效降低活性组分复合机率,提高对废水或废气的处理效果在机理和效果上有本质不同;此外这些专利中每级放电的时间较长,均试图通过延长放电时间来提高处理效果,与本专利中缩短每一级的放电时间有本质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废水和废气间隔放电,降低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活性粒子的复合机率,提高了活性粒子降解废水和废气中污染物的效率,降低了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机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隔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包括低温等离子体电源、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和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插入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在介质流动方向上间隔布设,将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间隔为放电区域和非放电区域。
优选地,介质通过非放电区域的时间为0.1s-50s。
优选地,所述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在介质流动方向上布设的间隔距离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低温等离子体电源为高压电源、直流电源、脉冲电源中的任意一种,且电源的输出功率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1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具采样功能的饲料输送观察窗
- 下一篇:方形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