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路灯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0524.6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6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纯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1/00;F21V23/04;F21V33/00;A01M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路灯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路灯。
背景技术
已存有采用热释电感应开关控制发光元件发光与否的智能感应路灯,目前也存有带高压电杀虫系统的杀虫路灯,但是目前不存有两者相互结合的路灯;
因为智能感应路灯要求热释电感应开关自带延时功能,而高压电杀虫系统杀虫的过程中会产生红外光,对热释电感应开关造成干扰,使热释电感应开关再次进入延时状态,使发光元件无法关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路灯节能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智能化路灯节能系统,包括一杀虫路灯,所述杀虫路灯包括一路灯系统和一高压电杀虫系统,所述高压杀虫系统包括一升压模块和一杀虫电网,所路灯系统包括一发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灯系统包括一透光的亚克力路灯杆,所述发光系统采用电致发光系统,所述电致发光系统包括一电致发光驱动系统和电致发光片;
所述电致发光片贴合在透光的所述亚克力路灯杆内壁上;
所述杀虫电网包绕在所述亚克力路灯杆上部,高度在2m-2.5m之间;
还包括一热释电感应开关,所述路灯系统的电源线通过所述热释电感应开关连接所述电致发光驱动系统,所述电致发光驱动系统控制连接所述电致发光片;
所述热释电感应开关包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高度在1m-1.5m之间;
所述亚克力路灯杆上设有一透光口,透光口处设置有汇聚透镜,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亚克力路灯杆内,且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面位于所述汇聚透镜的焦点处;
在所述汇聚透镜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外壁不透光的管体,作为遮光管。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1.优化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并增设有遮光管,能够有效遮挡杀虫电网杀虫时发出红外光,从而避免杀虫对电致发光片的开闭状态的影响,使电致发光片能够正常关闭。
2.以电致发光片作为路灯的光源,能耗低,可有效节约电能。
3.通过热释电感应开关控制电致发光片的工作状态,可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监测是否有行人经过,达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效果,可进一步节省能耗,节约电能。
4.优化了路灯的材质以及电致发光片位置,可使路灯通体发光,装饰效果佳,非常适合公园、步道等的照明。
所述亚克力路灯杆的外径从上至下依次递减,所述亚克力路灯杆的内径从上至下依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制了亚克力路灯杆的结构,不仅能够使杀虫电网杀灭的飞虫易于滑落,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致发光带作为发光器件,优化了亚克力路灯杆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扩大路灯的照亮范围。
所述遮光管的内壁设有黑色磨砂层。能够更好的吸收其他方向上发出的红外光,减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误启动。
所述遮光管的内径自远离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至靠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处依次递减。
能够符合汇聚透镜的光线传递效果并且节约成本。
所述遮光管的长度在3-5cm,所述汇聚透镜的焦距在1-1.5cm。本实用新型限制了遮光管的长度能够确保遮光效果,本实用新型限制了焦距的长度能够确保光线汇聚在遮光管内。
所述透光口的内径与所述遮光管的内径相等,所述遮光管焊接在所述透光口的外围,且遮光管的中心轴线与透光口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
所述汇聚透镜通过一胶黏剂固定在所述透光口,且汇聚透镜部分位于遮光管的一端内,位于遮光管一端内的汇聚透镜通过胶黏剂与所述遮光管的一端相连,所述遮光管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外壳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的外螺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拧接与遮光管相连。
便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固定在遮光管的一端,以遮光管作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固定机构,便于遮光管的安装。内螺纹和外螺纹能够实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可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通孔处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亚克力路灯杆另一种外轮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0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