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风患者行走恢复用防脚趾抓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0312.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2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许梦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梦雅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风 脚趾 本实用新型 条型 医疗辅助器械 训练进度 弧形面 有效地 顶面 屈曲 恢复 干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风患者行走恢复用防脚趾抓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条型块,条型块的底面呈长方形,顶面沿其长度方向呈由中部向两侧降低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地对中风患者的脚趾屈曲抓地进行干预,加快中风患者的病后恢复性训练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风患者行走恢复用防脚趾抓地装置。
背景技术
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等原因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一种疾病,50%-70%的患者会遗留偏瘫(半身不遂)、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但是只要患者能坚持走动,即可有效缓解半身不遂的症状。由于中风患者是脑部神经受到损伤,出现了错误的运动模式,所以在其行走的过程中,脚趾会不自主地呈现屈曲抓地状,即脚趾处于蜷缩状,不仅影响行走,而且会产生疼痛,导致患者恐惧走动,因此需要及时干预,否则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风患者行走恢复用防脚趾抓地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地对中风患者的脚趾屈曲抓地进行干预,加快中风患者的病后恢复性训练进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风患者行走恢复用防脚趾抓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条型块,条型块的底面呈长方形,顶面沿其长度方向呈由中部向两侧降低的弧形面。弧形面根据人体的脚趾部结构进行仿生设计,用于卡垫在脚趾的趾肚与趾根之间,且弧形面贴靠脚趾,防止脚趾屈曲抓地。同时,为了提高舒适度,可以将弧形面沿长度方向分隔出互不连接的五个凸块,提高与脚趾的贴合度。
优选的,所述的条型块由填料层和包覆在填料层外部的外裹层组成,外裹层顶部开设有填料缺口。
优选的,所述外裹层的底部区呈褶皱折叠状。
优选的,所述外裹层由硅胶或无纺布制成,填料层由弹性泡沫或NBR橡胶或PVC发泡材料制成,外裹层于褶皱的底部区内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塑形钢丝。
由于每个人的脚部尺寸不同,所以通过向外裹层内填入不同体积的填料层以实现条型块整体的垫高和加厚,外裹层在增高、加厚时的体积变化由其褶皱折叠的底部区来进行补偿,如外裹层增高时,将褶皱折叠的底部区进行拉伸。同时褶皱折叠的底部区内壁上设有塑形钢丝,可以保持外裹层的即时形状。
进一步,所述条型块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束缚带,两根束缚带端部分别设有粘贴公扣和粘贴母扣。
进一步的,所述束缚带由无纺布带和松紧带一体组成,束缚带通过松紧带与条型块连接,粘贴公、母扣设置于无纺布带上。
如果患者在室内训练,不穿鞋子可以排除鞋子对脚部的束缚,更有利于患者的行动和感觉恢复,这时可以将两根束缚带绕过脚背并利用粘贴公、母扣粘接,以将条型块固定在脚趾的趾肚与趾根之间,且弧形面贴靠脚趾,防止脚趾屈曲抓地。
进一步的,所述条型块的底面设有第一粘贴层。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鞋垫,鞋垫对应脚趾趾肚与趾根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粘贴层。
如果患者在室外训练,可以将条型块的底面通过第一粘贴层与鞋垫的第二粘贴层进行粘接,患者穿鞋后,条型块设置于脚趾的趾肚与趾根之间,且弧形面贴靠脚趾,防止脚趾屈曲抓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地对中风患者的脚趾屈曲抓地进行干预,加快中风患者的病后恢复性训练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中风患者行走恢复用防脚趾抓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中风患者行走恢复用防脚趾抓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梦雅,未经许梦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0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