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坐式双轮自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9995.6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1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燕;彭莘宇;陶磊;张翼;万里荣;游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25/04;B62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车 双轮 自平衡车 坐式 本实用新型 乘车舒适度 驾驶 车辆走行 车体设计 电力驱动 关键技术 控制系统 驱动马达 双轮驱动 行走姿态 高扭矩 平衡车 智能化 自平衡 走行部 传感器 轻便 全车 整车 出行 乘车 乘客 配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坐式双轮自平衡车,小车可由双轮实现自平衡,配以独立的车体设计以及特殊定制的车辆走行部,可以使小车达到良好的驾驶效果以及良好的乘车舒适度,并且得益于小车独特的双轮驱动原理,车子可以较为轻便地实现现有车辆难以完成的行走姿态,实现非常高的驾驶灵活性。此平衡车的关键技术核心在于车辆底部的走行部及其控制系统,整车为电力驱动,并配备有高扭矩驱动马达,可为车辆提供强劲动力,同时通过全车多个传感器的配合,实现小车智能化,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坐式双轮自平衡车,尤其是一种可以让乘客坐在车内自动驾驶的智能化自平衡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已经不再是个别家庭的稀有财产了,我国的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增多,马路上车辆数量多,道路拥堵成为了很严重的城市问题。目前,个人的私家车绝大部分都是四轮汽车,四轮汽车结构稳定,乘坐空间较大,因而成为车辆主流的构造模式。但因为车体体积限制以及四轮的转向的局限性,四轮普通车辆的灵活度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在某些场合下,因车辆的灵活性低而造成的交通拥堵时有发生。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双轮自平衡车基本为立式结构,即人站在车上,手扶把手操作驾驶,此类自平衡车大部分用于个人便捷代步工具用,是自行车与电动车的中间产品,与汽车领域并无关系。在国际市场上,个别汽车公司提出过相类似的概念车型,但基本为两个大的驱动轮配以两个小巧前轮,来实现支撑、转向的功能,双轮自平衡车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分析现有车辆,主要提高车辆灵活度的机构为后轮的差速系统,虽然差速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辆的灵活程度,但车辆本身运行的局限并未完全消除。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坐式双轮自平衡车,实现独立驱动行驶,成为一种新型的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
一种新型坐式双轮自平衡车,主要结构包括分车体与走行部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部主要分为17个部位,包括车轮、减振器、减振翼板、车架、电瓶、电子陀螺仪、减振翼板安装座、减振器安装座、制动装置、辅助支撑轮安装座、辅助支撑轮连杆、辅助支撑轮、车体底座、联轴节、电机、电机安装座、减速齿轮。此新型坐式双轮自平衡车为电力驱动,拥有一个大容量蓄电池,可满足车辆持续运行小时的需求。通过结合两个独立的驱动电机以及传动齿轮、联轴节最终带动车轮独立运转,实现差速效果,可满足车前进、后退、转弯以及掉头的运行需求。车体底座安装于车身上,与车身焊接为一体,在车体底座两边分别留有减振器安装座,车辆的减振器上部通过车体底座与车身相连接。减振器的下部安装于减振翼板上,减振翼板通过铰链安装在车架上,形成车辆二系悬挂,实现减振效果。在电路设置中,电子陀螺仪与中央处理电路集成于一块电路板并安放于电瓶上,电瓶直接置于车辆的车架电瓶安装座上,两个驱动装置装配于车架下部的电机安装座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齿轮与联轴节配合,联轴节与车轮相连接,最终将动力传递至车轮。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四个减振器与上部的车体底座相配合支起,将车体与车下的走行部相分离形成二系悬挂,与联轴节、减振翼板形成的一系悬挂相配合,可减小车辆在行走中的振动,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2)所述坐式平衡车辅助支撑轮,每个走行部将配备两个辅助支撑轮,辅助支撑轮由两个橡胶轮、一个液压杆、一个控制拉杆、以及部分连接件组合而成,并安装于车架前端辅助支撑轮安装座上。在车辆受到较大颠簸以及不可逆转的车身失稳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输出对液压系统的控制信号,使液压杆推出,则辅助支撑轮将自动处于展开的状态,抵抗车身失稳以及其他对车辆行走较为不便的运行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9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滑步车
- 下一篇:一种学生日常生活用平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