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通道检测警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8195.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5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聪;朱玉锦;马晓红;白英伟;张强;王昭鑫;田大伟;徐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调度 自动化 系统 中的 网络 通道 检测 警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通道检测警告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的电力系统调度是由调度员用电话指挥的。由于通信设备的限制,他们只能通过电话掌握反映系统状态的有限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和个人的运行经验作出判断,完成电力系统的调度。在这个阶段,电力系统很大一部分监视和控制功能是由系统所属发电厂和变电所运行人员直接完成的。所以,电力系统监视和控制的快速性和正确性都受到很大限制。电力系统的发展,使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且多变,而社会对电能质量和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于这种相互间有严格运行约束条件,负荷变化和事故的发生又具随机性的大系统,若以传统的调度所中单靠调度人员实施调度管理的方式是难以胜任的。以某个300万千瓦容量的电力系统为例,需要同时收集的必要信息量达2954个(其中遥测量864个、遥信量1863个、脉冲累计32个、遥控量130个、遥调量65个)。显然,单靠调度人员监视信息量如此之大的系统,还要进行综合分析和作出正确判断是无法想象的。遇到事故情况,必须当机立断地采取紧急措施,这时,单靠调度员去处理就更难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上出现了多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其中尤以1965年11月9日17时16分美国东部8个州及加拿大的停电事故为最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停电13小时32分,停电负荷达2500万千瓦。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日益成为突出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要解决电力系统安全性问题,除了要从电力系统结构的合理性、设备的可靠性、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更加完善化方面考虑外,在运行中更重要的是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控。在出现任何局部故障后,能迅速处理使之恢复正常运行,避 免事故的扩大,甚至系统崩溃。正由于电力系统的这种特性,它对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控制论的形成、系统工程的出现都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些新发明一经问世,新学科一经形成,就立即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
调度自动化是利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和远动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它包括安全监控、安全分析、状态估计、在线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等项内容。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重要部分,它可帮助值班调度人员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随时处于安全、经济运行状态,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电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分为4个阶段。①数据收集与监视(SCADA):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电力系统的频率、枢纽点电压、电厂的出力、支路潮流、变电所负荷和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刀闸的状态进行监视、显示。运行人员根据显示结果监视全系统运行情况,并作出相应调整和操作。②状态评价:除完成上述监视功能外,对预想事故进行分析和显示,处理对策由调度员决定。③对策显示:计算机系统决定并显示处理事故对策,再通过调度员的最后判断,发出控制命令。④自动控制:控制计算机系统对电力系统状态进行分析,提出决策,发出控制信息,实现闭环控制。
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6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代替传统的模拟式远动通信技术,使信息的收集和传输在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数字式信息传送装置的应用,使调度中心能正确、迅速且经济地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参数,并为信息与计算机的联系提供了方便。调度中心配置的数字计算机,又在功能上分为在线调度控制计算机和管理计算机。人机对话方式也由记录仪表、打字机、指示灯、信号报警器以及控制台按钮等发展到黑白显示或彩色屏幕显示(CRT)。这种更新和变化,不仅体现在调度管理设备的变化上,而且是从调度的单项控制(如自动调频、经济负荷分配、自动 调压等)的有限概念,变为更为全面的综合监控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的现代自动化调度控制系统。安全经济综合监控这一含义更加广泛的概念促使电力系统调度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功能能迅速地逐步完善和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8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