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流量统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8148.8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龙亦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亦捷 |
主分类号: | G08G1/065 | 分类号: | G08G1/065;G08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流量 统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统计学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统计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流量统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一路段计量出车流量是路政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能够随时掌握车流量,才能够很好的疏导交通,才能够尽量避免交通阻塞。所以,需要在相关道路上设置车流量统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流量统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流量统计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流量统计装置,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立柱和横杆;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埋设在道路旁,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横杆的一端相连接,使得所述横杆位于所述道路上方且与道路延伸的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安装盒,在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微控制器和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通信模块;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连接至控制终端;所述车流量统计装置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红外线计算器,所述红外线计算器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和红外线接收模块;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设置于所述横杆上,所述道路的每个车道上方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并且在每个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正下方的车道上均设置有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红外线计数器的红外线发射模块和红外线接收模块分别设置于道路每条车道上方的横杆上和每条车道路面上与红外线发射模块对应的位置上,可以有效避免行人对统计结果的影响,提高统计的准确度。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埋设于所述道路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所在平面垂直于路面;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相连接。
通过设置两根立柱用于支撑横杆,可以提高横杆的稳定性。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横杆上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遮挡雨水和阳光的挡板。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为红外线发射头。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包括保护壳和固定于所述保护壳内的红外线接收头;所述保护壳的上面板为表面光洁度达光学Ⅲ--Ⅳ级的透明玻璃板,在安装状态下,所述保护壳镶嵌于道路路面上,并且透明玻璃板的上表面与路面平齐。
通过采用保护壳可以对红外线接收头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通过采用表面光洁度达光学Ⅲ--Ⅳ级的透明玻璃板可以使红外线接收模块上表面具有自洁、保洁功能,不留灰尘,不集泥沙,不需要清洁。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或GSM通信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流量统计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流量统计装置通过将红外线计数器的红外线发射模块和红外线接收模块分别设置于道路每条车道上方的横杆上和每条车道路面上与红外线发射模块对应的位置上,可以有效避免行人对统计结果的影响,提高统计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流量统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流量统计装置处于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安装架
110-第一立柱
120-横杆
130-安装盒
140-第二立柱
150-挡板
200-微控制器
300-通信模块
400-红外线计算器
410-红外线发射模块
420-红外线接收模块
421-保护壳
422-红外线接收头
500-控制终端
610-车道一
620-车道二
630-车道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车流量统计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流量统计装置,其包括安装架100。
安装架100包括第一立柱110和横杆120。第一立柱110的下端埋设在道路旁,第一立柱110的上端与横杆120的一端相连接,使得横杆120位于道路上方且与道路延伸的方向垂直。
在第一立柱110上设置有安装盒130,在安装盒130内设置有微控制器200和与微控制器200相连接的通信模块300。
优选的,通信模块300为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或GSM通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亦捷,未经龙亦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8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