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8111.5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6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策;毛炳贵;张细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能泰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22;F28F9/24;F28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余热是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随着对能源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以及为了节约成本,在日常生产中,需要对余热进行回收。
对余热进行回收的时候需要用到换热器,尤其对于制冷系统管道的余热回收,需要将管道进行切割和焊接加工,此时制冷系统需要进行回收制冷剂,管道切割、换热器焊接,此后需要制冷系统重新打压、查漏、抽真空、重新充注制冷剂等工序,导致在对余热进行回收时造成工序繁琐而且成本较高。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换热器,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换热器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需要对管道进行切割再重新焊接导致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体式换热器,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按径向方向具有第一外圆弧板和第一内圆弧板,该第一外圆弧板和第一内圆弧板之间间隔布置并形成第一空腔,该第一空腔沿轴向方向两端封闭,沿周向方向两端敞开;
第二连接部件,按径向方向具有第二外圆弧板和第二内圆弧板,该第二外圆弧板和第二内圆弧板之间间隔布置并形成第二空腔,该第二空腔沿轴向方向两端封闭,沿周向方向两端敞开;
其中,当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配合形成整体时,第一连接部件的敞开端和第二连接部件敞开端刚好密封连接并使得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形成整体的封闭空腔,该封闭空腔具有连通外部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第一内圆弧板和第二内圆弧板装配后内侧形成能够与圆管进行紧密配合的圆形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圆弧板和第二内圆弧板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板。
进一步的,在第一空腔内具有错开或连续布置的第一隔板,在第二空腔内具有错开倾斜布置的第二隔板,用于延长通水时的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成整体。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敞开端周侧分别具有向内凹陷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在第一环槽内具有第一密封圈,在第二环槽内具有第二密封圈,装配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配合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该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分别形成半封闭的第一空腔和半封闭的第二空腔,当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配合形成整体时,第一连接部件的敞开端和第二连接部件敞开端刚好密封连接并使得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形成整体的封闭空腔,该封闭空腔具有连通外部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该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将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套在管道上然后再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该技术使得装配换热器的时候不需要将管道进行切割、连接再焊接,减少了装配工序,避免了对原有系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分体式换热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图5为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环槽示意图;
图6为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环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参照图1,一种分体式换热器,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和第二连接部件2,使用时该第一连接部件1和第二连接部件2套接在管道外侧然后通过固定装置直接固定实现与管道的配合连接。该技术实现了管道无切割安装,节省了安装工序和成本,避免了对原有系统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能泰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能泰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8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箱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冷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