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8068.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宏;樊树根;邱长文;陈志辉;谢陈亮;肖一帆;廖天裕;周素仰;何建安;邓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 电芯 电芯贴胶 叠片装置 极耳焊接装置 加工设备 上料装置 极耳 传送 本实用新型 上料机械手 裁剪装置 传送装置 极耳焊接 人工手动 设备实现 相邻设备 装置实现 机械手 裁剪 叠片 上料 贴胶 下料 焊接 运转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加工设备,包括极片上料装置、极片叠片装置、电芯贴胶装置、极耳裁剪装置和极耳焊接装置。极片上料装置与极片叠片装置之间的极片传送通过极片机械手实现,极片叠片装置与电芯贴胶装置之间通过传送装置输送电芯,电芯贴胶装置与极耳焊接装置之间的电芯输送通过上料机械手实现,焊接完成的电芯通过下料机械手下料,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虽然极片的上料、电芯的叠片、贴胶、极耳的裁剪和极耳焊接通过不同的设备实现,但是相邻设备之间对应物料的传送利用相应的装置实现,代替人工手动运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芯生产的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芯加工设备,极片的上料、叠片、贴胶、正负极耳的焊接及极耳的裁剪等都是通过不同的设备进行,相邻的设备之间通过人工对物料进行运转,导致电芯生产的人工劳动强度大。
因此,如何降低电芯生产的人工劳动强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加工设备,以降低电芯生产的人工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加工设备,包括极片上料装置、极片叠片装置、电芯贴胶装置、极耳裁剪装置和极耳焊接装置,
所述极片上料装置的极片机械手向所述极片叠片装置送料;
所述极耳焊接装置包括极耳定位装置和焊接装置;
还包括: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带动所述极片叠片装置运动至所述电芯贴胶装置;
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极耳定位装置的工位,所述焊接机的个数至少为两个;
上料机械手,所述上料机械手自所述电芯贴胶装置向所述转盘搬运所述电芯;
下料机械手,所述下料机械手对所述工位的所述电芯下料。
优选的,在上述电芯加工设备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链条。
优选的,在上述电芯加工设备中,所述极片上料装置包括:
用于放置极片的第一料盒;
能够压紧所述极片防止所述极片卷边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第一料盒内,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设置有若干所述极片;
极片机械手,所述极片机械手能够吸取所述第一料盒内所述极片或者所述配重块;
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极片的工位;
位于所述工位下方用于放置所述配重块的第二料盒;
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料盒内所述极片高度的检测装置;
与所述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料盒内所述极片上升至所述极片机械手抓取位置的第一驱动装置;
与所述第一平台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极片或者所述配重块厚度的激光厚度测量仪;
与所述激光厚度测量仪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配重块推离所述工位的推离装置,所述推离装置包括:
双向气缸;
与所述双向气缸连接的L型推板,所述L型推板的水平板与所述双向气缸连接;
开设于所述工位供所述L型推板的竖直板滑动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竖直板,所述通槽沿开口方向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极片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8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电池自动贴胶纸机
- 下一篇:缓冲机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