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7060.4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祖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祖迎春 |
主分类号: | A47J19/04 | 分类号: | A47J19/04;A47J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4327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蒜机 本实用新型 出料口 入料口 底板 侧板 正六角形结构 四棱台结构 造型 单独使用 蜂窝结构 文化特性 圆形结构 折弯系数 正六角形 内接圆 弯折处 内凹 盛放 蒜蓉 把手 融合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蒜机,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1)相配合的压蒜机本体,壳体(1)为四棱台结构,壳体(1)上所有弯折处的折弯系数为非90°结构,压蒜机本体包括侧板(2)和底板(3),所述的底板(3)上设有呈蜂窝结构的出蒜孔(4),出蒜孔(4)包括入料口(4.1)和出料口(4.2),所述的的入料口(4.1)为内凹的正六角形结构,出料口(4.2)为圆形结构,出料口(4.2)要小于入料口(4.1)正六角形的内接圆,侧板(2)上设有把手(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是结合斗,升的造型,在压蒜的同时,直接可以利用器具盛放蒜蓉,亦可单独使用。融合斗,升的造型,提高了产品的文化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器具,具体是指一种压蒜机。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会将大蒜剥皮后制成蒜泥使用,现有的压蒜机操作过于费时,一次压出的蒜泥量过少,要多次操作才够一次做菜的量,而且压蒜时的刺激性气味长时间刺激眼睛和鼻子,给人带来不适感,外形虽然多样,但是设计过于商业化,作用单一,压好的蒜盛放时还需要找其他的器皿,浪费时间,拖延了做菜的速度,降低了生活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工方便,效率高,外形简单,朴素耐看,可盛放加工好的蒜泥的压蒜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蒜机,包括壳体和与壳体相配合的压蒜机本体,所述的壳体为四棱台结构,壳体上所有弯折处的折弯系数为非90°结构,所述的压蒜机本体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呈蜂窝结构的出蒜孔,所述出蒜孔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的入料口为内凹的正六角形结构,所述的出料口为圆形结构,所述的出料口要小于入料口正六角形的内接圆,所述的侧板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是采用部件的配合,操作简单方便,在压蒜的同时,直接可以利用器具盛放蒜蓉,亦可单独使用,内容量大,一次加工可做出大量蒜泥,提高做饭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和压蒜机本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用冲压机直接冲压成型,抛光,焊接等工艺制作成品结实耐用。
作为改进,压蒜机整体均为优质不锈钢材料制作,避免了传统压蒜机过于脆弱的问题,还可防止压蒜机锈蚀。
作为改进,压蒜机在压蒜过后的同时,直接利用器具盛放蒜蓉,放在餐桌上可作为盛放蒜蓉的餐具,不失美观性,带来了就餐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压蒜机底座俯视图。
图2是一种压蒜机底座A-A截面示意图。
图3时一种压蒜机底座仰视图。
图4是一种压蒜机底座B-B截面示意图。
图5是一种压蒜机本体俯视图。
图6是一种压蒜机本体C-C截面示意图。
图7是一种压蒜机本体仰视图。
图8是一种压蒜机本体D-D截面示意图。
图9是一种压蒜机本体的蜂窝网格结构图。
如图所示:1、壳体,2、侧板,3、底板,4、出蒜孔,4.1、入料口,4.2、出料口,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祖迎春,未经祖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7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搅拌机的紧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装置及便捷式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