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荧光LED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6707.1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邓种华;刘著光;郭旺;陈剑;黄集权;黄秋风;张卫峰;洪茂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0;H01L33/64;H01L3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荧光 led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荧光LED器件。本实用新型所述远程荧光LED器件,包含封装基板、块状固体荧光材料、头部为楔形的导热柱、蓝光LED芯片和封装硅胶;其中,所述封装基板设置有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内进一步设置通槽;所述功能区用于固定所述蓝光LED芯片,所述蓝光LED芯片与封装基板的电极实现电性连接;所述通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块状固体荧光材料覆盖于LED封装基板功能区的正上方,并与封装基板的功能区形成空腔;所述透明填充物填满所述空腔;所述头部为楔形的导热柱插入封装基板功能区的通槽,头部靠近或接触所述块状固体荧光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荧光LED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大功率的LED光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LED光源一般是使用荧光粉混合有机胶体进行封装,这样的封装方式使得荧光粉紧贴LED芯片。在功率较小时,该封装形式是有效可行的,但随着功率密度增大,尤其是采用集成封装的方式时,两个大功率热源会互相叠加。这会导致LED芯片的结温极速升高,而荧光粉会出现衰减老化同时有机胶体甚至会出现碳化,从而导致光源发光效率降低寿命减少。
为了解决大功率LED光源荧光材料的耐热及散热问题,块状固体荧光材料结合远程荧光的激发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发明专利201310493235.4虽然使用了远程荧光的激发方式,但是在LED芯片与块状荧光材料之间没有用硅胶填充。其不益的效果为,增加了芯片界面的全反射,降低了芯片的外量子效率。同时远程荧光材料悬空的设计也很不利于荧光材料自身的散热。
常用的远程块状固体荧光材料大功率LED集成封装(也包括板上封装或称为COB封装)方式为:在封装基板的功能区内(一般为高反射率的材料)固定 LED芯片,一般是多颗LED芯片进行有序的阵列式摆放,再按照开启电压与使用电流的要求进行电气连接的操作(合理的串并联数量),用硅胶或混合了荧光粉的硅胶将散热基板的功能区填满,再将块状荧光材料贴于功能区的上方,最后经烘烤将硅胶固化。这种大功率LED光源结构及封装方法容易产生块状荧光材料的错位(由于烘胶过程要经历一个硅胶粘度变小的过程,这阶段块状荧光材料容易滑动)和功能区气泡问题(块状荧光材料贴合时可能封入气泡,硅胶烘烤过程中微气泡合并变大无法排出)。
发明专利201510602713.X同样提供了一种远程荧光的封装方式,即在散热基板上开有一个注射通孔,并往注射通孔内注入流体介质。该流体介质的粘度为 30-1000mm
同时该方法没有有效地对块状固体荧光体进行有效的散热,容易使块状固体荧光材料的温度升高,量子效率降低。同时在块状固体荧光体的中心与边缘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增加了荧光材料的热应力,使其断裂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6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动耳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效过滤的医用手术口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