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式注塑引导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96067.4 | 申请日: | 2017-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4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星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8;B29C45/3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3 | 代理人: | 孙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注塑 引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引导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应用在注塑模具中能够一次对多个产品进行成型的分流式注塑引导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大量的工业产品都是通过注塑的方式完成加工的,如图1所示,传统的注塑模具中都包括唧咀1以及后模仁2,其中,唧咀1中设置有注塑流道,后模仁2顶面上开设有成型流道,在进行注塑的时候注塑材料通过注塑流道流入成型流道中并最终在后模仁2顶部被注塑成成品,但是这种传统的注塑模具其最大的缺点在于一套模具只能够生产一种结构形式的部件,而一般的工业产品都是由大量的部件组成的,所以目前生产一种工业产品需要配合数量众多的传统注塑模具,其生产成本非常高,且需要面积很大的厂房摆放相关的模具设备,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流式注塑引导头,其能够引导注塑物料沿不同方向分别流动,一次对多个产品进行成型以达到提升注塑效率,降低模具数量,而此就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流式注塑引导头,其包括本体,该本体顶部开设有接料孔以及若干引导槽,其中,每一个该引导槽都与该接料孔相连通,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若干该引导槽呈辐射状同时连通设置在该接料孔四周,该接料孔具有入料孔腔以及缓冲孔腔,该入料孔腔连通设置在该缓冲孔腔顶部,该缓冲孔腔的体积大于该入料孔腔的体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入料孔腔与该缓冲孔腔之间连接有倾斜连接壁,该倾斜连接壁能够使注塑物料平顺的流入该缓冲孔腔中。
每一个该引导槽都具有槽入口、流道以及槽出口,其中,该流道设置在该槽入口与该槽出口之间,该槽入口与该入料孔腔相连通,该槽出口开设在该本体的外表面上,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流道具有第一槽底面以及第二槽底面,该第一槽底面以及该第二槽底面都为倾斜底面,该第一槽底面与该第二槽底面相交汇形成一锐角夹角,并借助该第一槽底面与该第二槽底面围绕形成该流道的内腔,在该槽入口四周设置有磁吸平台,该磁吸平台上磁吸设置有磁吸门,当有该磁吸门磁吸在一个该引导槽的该磁吸平台上的时候,则对应的该引导槽的该流道封闭,而没有磁吸该磁吸门的其他引导槽的流道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的时候,注塑物料通过唧咀直接流入到该接料孔中,该唧咀设置在该接料孔的上方,借助该缓冲孔腔的结构设计能够缓冲前期进料的冲击力,避免物料飞溅,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利用该磁吸门封闭部分引导槽,进入到该接料孔中的注塑物料能够沿着未封闭的引导槽流动并分别在模具中进行产品成型以达到利用一套模具同时成型多种产品的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磁吸门利用磁吸的方式封闭部分引导槽其封闭方式简单,且利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中唧咀与后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磁吸门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4所示,一种分流式注塑引导头,其包括本体10,该本体10顶部开设有接料孔11以及若干引导槽12,其中,每一个该引导槽12都与该接料孔11相连通。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若干该引导槽12呈辐射状同时连通设置在该接料孔11四周。
该接料孔11具有入料孔腔111以及缓冲孔腔112,该入料孔腔111连通设置在该缓冲孔腔112顶部。
该缓冲孔腔112的体积大于该入料孔腔111的体积。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入料孔腔111与该缓冲孔腔112之间连接有倾斜连接壁113,该倾斜连接壁113能够使注塑物料平顺的流入该缓冲孔腔112中。
每一个该引导槽12都具有槽入口121、流道122以及槽出口123,其中,该流道122设置在该槽入口121与该槽出口123之间。
该槽入口121与该入料孔腔111相连通。
该槽出口123开设在该本体10的外表面上。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流道122具有第一槽底面124以及第二槽底面125,该第一槽底面124以及该第二槽底面125都为倾斜底面,该第一槽底面124与该第二槽底面125相交汇形成一锐角夹角,并借助该第一槽底面124与该第二槽底面125围绕形成该流道122的内腔。
在该槽入口121四周设置有磁吸平台126,该磁吸平台126上磁吸设置有磁吸门1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星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鹰星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6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