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测试转接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5785.X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芸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测试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新能源硬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测试转接盒。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开发过程中,需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内阻、高低温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为整车性能模拟和调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保障。相关技术中,将电池充放电测试设备的输出线缆直接与电池极耳的正负极相连,难以调整和固定,在与极耳连接时操作不便、费时费力,并且测试过程中电池无固定措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测试转接盒,该转接盒能够解决电池与充放电测试设备连接不牢固、操作不方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测试转接盒,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壳体和转接线,所述转接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极耳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与充放电测试设备的线缆相连。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电池抵顶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壁的抵顶件。
可选地,所述转接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端壁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壁对侧的第二端壁上形成有供所述抵顶件穿过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抵顶件为螺纹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形成有用于抵顶至所述电池的顶板,另一端形成有用于握持的手柄。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壁处还设置有绝缘柱,所述抵顶件推动所述电池抵顶至所述绝缘柱上。
可选地,所述绝缘柱为多个,且所述绝缘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温度的测温装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极耳的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和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转接线穿过的空隙。
可选地,所述转接线的端部连接有铜鼻子,所述转接线包括正极转接线和负极转接线,所述转接线的所述铜鼻子分别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电池充放电测试时,可以将电池置于该转接盒内,电池的极耳和充放电测试设备通过转接线相连,这样,与电池的连接处可置于该转接盒内部,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连接更加牢固、可靠,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该转接盒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维护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电池测试转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壳体11第一端壁
12第二端壁13固定孔
2 转接线21正极转接线
22负极转接线23铜鼻子
3 充放电测试设备31正极线缆
32负极线缆4 抵顶件
41顶板42手柄
5 绝缘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在本公开提供的转接盒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测试转接盒,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壳体1和转接线2,转接线2的一端用于与电池的极耳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用于与充放电测试设备的线缆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电池充放电测试时,可以将电池置于该转接盒内,电池的极耳和充放电测试设备通过转接线相连,这样,与电池的连接处可置于该转接盒内部,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连接更加牢固、可靠,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该转接盒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维护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5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离子束溅射沉积薄膜的面形可控保偏分色片
- 下一篇:一种多层结构PS扩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