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料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4966.0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军;张驰;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12 | 分类号: | B02C4/12;B02C4/42;B02C4/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崔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破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物料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尤其是采矿业,经常使用物料破碎装置对大型矿石通过机械力进行破碎,以便运输或后续处理,例如煤炭行业,煤炭破碎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煤炭破碎效果不但直接影响整个筛选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还影响煤炭的分级销售和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煤炭市场对于不同煤种需求的进一步细化和选煤设备技术的进步提高,对传统物料破碎装置的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物料破碎装置破碎效果差,容易造成物料的粒径不均匀;在物料粒径覆盖范围较大时,其抗冲击能力差,灵活性差,物料粒径大时,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较大振幅,同时会带来噪音;而且,破碎装置内的破碎辊磨损严重,严重影响使用寿命,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换。
因此,需要一种物料破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物料破碎装置,破碎效果好,能够均匀破碎物料,抗冲击能力强,减少物料破碎时间,降低磨损且使用寿命长。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料破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齿板,所述齿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齿板的至少一侧壁面上设置有破碎齿;
至少一个破碎辊,所述破碎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破碎辊和所述齿板的所述破碎齿之间设置有用于物料通过的间隙,所述间隙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破碎辊偏心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破碎辊在所述壳体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物料破碎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齿板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齿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破碎辊。
优选地,所述物料破碎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调节机构动作。
优选地,所述物料破碎装置还包括:控制箱和安装在所述控制箱上的操作面板,所述控制箱罩设在所述控制机构上,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用于向所述控制机构输送命令。
优选地,所述物料破碎装置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齿板和所述调节机构之间,所述防护板用于隔离所述齿板和所述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物料破碎装置还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进料口上,所述进料斗用于输送物料到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和侧壁,所述侧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壁的宽度从所述顶端到所述底端呈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轮和输出轴,所述破碎辊通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轮偏心连接。
另外,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惯性轮,所述惯性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传动轮之间,所述惯性轮套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惯性轮与所述传动轮抵接。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破碎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破碎辊和齿板之间的间隙可周期性地增大或减小,以便对一定粒径范围内的物料进行处理,粒径较大的物料经过破碎辊和齿板提供的挤压或劈裂破碎后通过间隙,粒径较小的物料直接通过间隙,来获取粒径均匀的物料,同时提高抗冲击能力和灵活性,承载负荷小,降低能耗,减少物料破碎时间,进一步降低破碎辊、齿板的磨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物料破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物料破碎装置的壳体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壳体;2:进料斗;3:输出轴;
4:防护板;5:调节机构;6:齿板;
7:破碎辊;8:传动轮;9:惯性轮;
10:控制箱; 11:操作面板; 12: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4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