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4713.3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6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谢芸;刘文辉;周双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壶 导磁片 注水 磁性指示 快速定位 注射壶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扩张囊 中空的 中心处 导管 通孔 本实用新型 腔体相连通 准确定位 穿刺 皮下的 腔体 外置 穿过 应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扩张囊、注水壶以及连接所述扩张囊和注水壶的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水壶内的导磁片以及外置的与所述导磁片配合的磁性指示片;所述注水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注水碗;所述注水碗的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导管穿过所述注水壶的外壳,并与所述注水碗的中空的腔体相连通;所述导磁片设置在所述注水碗的上部;在所述导磁片的中心处具有通孔,所述磁性指示片的中心处也具有通孔。有益效果:通过导磁片及磁性指示片的应用,快速定位注射壶在皮下的位置、快速明确注射壶顶部与底部相对位置、准确定位注射壶中注水碗的范围,可以实现准确穿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背景技术
软组织扩张器,又称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常用于整形和修复重建的外科手术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扩张器是利用皮肤软组织在一定的张力下,有扩张并增加面积的生理功能而设计的器械。利用组织扩张后获得的增加的皮肤软组织,来修复所要治疗的组织创伤或组织缺损,或进行相应的组织器官的重建再造。通过扩张增加的皮肤软组织具有和相邻皮肤组织相近似的色泽、质地、或毛发,不产生新的缺损畸形,从而获得较好的整形美容和修复重建疗效。
扩张器的结构由扩张囊、导管和注水壶三个部分构成。目前市面常见的软组织扩张器中,有一部分产品的注水壶是用于外置于皮肤外的,但是注水壶暴露于体表,容易污染、感染等并发症。
因新近开展新技术要求,如乳腺癌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的情况下或是严重疤痕伴感染的患者其扩张器注水壶多为内置,注水壶置于皮下。扩张器在使用时,由外科医生在麻醉下在所需部位做切口并埋置入皮下,待切口愈合后,需由医护人员通过触摸定位注水壶,然后用注射器经皮肤准确刺入注水壶内的注水碗中,将生理盐水通过注水壶注射入扩张囊内,通过使扩张囊体积变大而促进皮肤扩张。在扩张囊及皮肤扩张达到一定程度后由外科医生进行下一步手术。注水壶通常会进行防渗漏处理,且防渗漏处理基本都集中在注水碗上方,即注水壶的顶部。当注射器从注水壶顶部刺入注水碗时能够起到防渗漏作用,但如果注射器未能刺入注水碗中或从底部刺入时则不能成功注水且有可能发生渗漏。因此扩张器在临床使用时必须准确定位注水壶,明确注水壶中注水碗的范围,且需准确判断出注水壶的顶部与底部的相对位置。
但是某些情况下准确定位注水壶和注水壶中注水碗的范围是困难的,比如注水壶埋置于瘢痕组织下方,因瘢痕组织较硬较厚且张力较高,通过触摸并不能准确定位注水壶的位置,极易发生不能准确穿刺到注水壶中或虽穿刺到注水壶中但不能穿刺到注水碗内的情况,导致注水不成功,反复多次穿刺则既使患者多次罹受疼痛,又增加扩张器渗漏和患者感染的风险。另外还可能由于放置时操作不当或放置后自然扭转等原因,出现注水壶底部朝上而顶部朝下的情况,极易发生注射器从注水壶底部刺入而产生渗漏的情况。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在皮下的位置、明确注水壶的顶部与底部的相对位置并指示正确穿刺部位的扩张器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水壶定位效果差,准确注水且避免渗漏的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扩张囊、注水壶以及连接所述扩张囊和注水壶的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水壶内的导磁片以及外置的与所述导磁片配合的磁性指示片;
所述注水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注水碗;所述注水碗的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导管穿过所述注水壶的外壳,并与所述注水碗的中空的腔体相连通。
所述导磁片设置在所述注水碗的上部,其形状与注水碗相匹配;在所述导磁片的中心处具有通孔,所述磁性指示片的中心处也具有通孔,以便于在注射器刺入过程中,保持准确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4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安全型利器盒
- 下一篇:推拉式骨科测深尺以及医疗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