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输尿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3533.3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锋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尿管镜手术 本实用新型 输尿管导管 侧孔 导丝 管体 可用 弧形导引部 直线导引 连通 输尿管 角度及方向 工作效率 输尿管口 插入端 可控制 内腔 腔体 推送 医护 伸出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输尿管导管,包括管体及侧孔,所述管体的内腔包括直线导引部及弧形导引部;所述弧形导引部的一端与所述直线导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侧孔连通;所述侧孔的直径与管体的内径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输尿管导管,通过在插入端设置弧形的导丝引出腔体,可控制导丝的伸出角度及方向,当面对患者异常的输尿管口时,也可顺利及便捷的将导丝推送至输尿管中,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多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尿管镜手术。
背景技术
在输尿管镜手术中,需要经输尿管镜向输尿管口中插斑马导丝,导丝进入后输尿管镜再沿着导丝进入,该方式使输尿管镜容易进入及通过迂曲的部位,同时容易找到输尿管腔道,减少损伤。但是实际工作中,输尿管口由于先天的变异,或后期的水肿,病变等原因,开口角度发生变化,例如变成火山口状或内翻朝内上,出现上述病变情况时,放置导丝会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输尿管镜手术中存在的导丝不易插入输尿管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输尿管导管,包括管体及侧孔,所述管体的内腔包括直线导引部及弧形导引部;所述弧形导引部的一端与所述直线导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侧孔连通;所述侧孔的直径与管体的内径相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的插入端为半球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的开孔处进行倒角处理。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孔与管体的插入端的距离范围为1mm~1.5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的内径范围为1mm~1.5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的材料为医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的插入端开设导尿孔,所述导尿孔与所述侧孔交错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尿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输尿管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输尿管导管,通过在插入端设置弧形的导丝引出腔体,可控制导丝的伸出角度及方向,当面对患者异常的输尿管口时,也可顺利及便捷的将导丝推送至输尿管中,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可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输尿管导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导丝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输尿管导管,包括管体1及侧孔2,管体1的内腔包括直线导引部3及弧形导引部4,弧形导引部4的一端与直线导引部3连通,另一端与侧孔2连通,侧孔2的直径与管体1的内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锋,未经李华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3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睡眠质量的VR头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微导管